[關鍵詞]高中數學 創設 問題情境
《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在數學應用和聯系實際方面需大力加強。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過程中,情境教學法應被教師所采納,因為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把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好,使學生主動學習習慣得到養成和發展。
一、問題情境創設的原則
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須做到科學、適度。具體地說,有以下幾個原則。
1.針對性:數學情境具有針對性,才能滿足學生的聽課需要。
2.啟發性:數學情境具有啟發性,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新穎性:數學情境具有新穎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指向。
4.趣味性:數學情境具有趣味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互動性:數學情境具有互動性,才有學生的一直參與,而不是等待問題的出現。
6.簡潔性:數學情境具有簡潔性,能夠節約學生的聽課時間。
二、高中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1.創設實際問題情境,體會概念產生源頭
教材在講到分段函數概念時,先是提出畫y=∣x∣以及“招手即停”的車票規則。可以創設生活實例,加深學生的印象。
【案例1】老師手中拿著一副新撲克牌(不含王牌),叫學生從老師手中任摸一張,并記牢自己的牌號,這樣規定:A為1,J為11,Q為12,K為13,其余牌以數值為準,然后讓學生按以下方法計算:所得的牌號乘2加3后再乘5,再減去25,把計算結果告訴老師,就可以知道學生手中拿的是什么牌(不考慮花色)。
設牌號為自變量x,根據對應法則,所得的值 y=5(2x+3)-25即y=10x-10。有題意,定義域為{1,2,3,……,13},則值域為{0,10,20,……,120},可得其反函數,由此,假如學生計算出來的值是120,則可輕易算出 x=13,即K,如果是60,則x=7。其余同理可知。
3.創設虛擬互動情境,加深知識的印象
【案例2】如果老師每天給你10萬元,而你需承擔的任務是第一天給我1元,第二天給我2元,第三天給我4元,第四天給我8元,依次下去。問:簽幾天的合同你會簽?
我記得我在上《指數函數的圖像及性質》的時候提出這個問題時,下面學生反應很大,馬上有學生說簽1天他簽,又有學生提出簽2天,或3天更賺。接下去有個學生上當了,說他愿意簽一個月。接下去也沒同學提出異議,很多同學都忙著按計算器。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生對“指數爆炸”的理解并沒有達到應有的認識。學生會認為指數函數的圖象與一次函數的圖象同是遞增圖象,那么遞增速度也差不多。但是,通過這個案例的計算,可以清楚看到“指數爆炸”的意義。
S(一個月)= ,遠遠大于300萬(10萬×30),提示公式( )。
三、體會與認識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充分重視“問題情境”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中加強學法指導,要注重啟動學生自主學習關鍵的情感因素。
(作者單位:河北景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