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作文 訓練 閱讀
近年來,初中作文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的來看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把作文教學只當作單純的語言文字的操練,甚至是應試的工具,而忽視了諸多能力的培養。為了盡快提高作文水平,應從培養多種能力入手,加強寫前訓練指導。
一、加強讀的訓練
1.語文課要“以讀為本”。要精心選擇讀的形式和方法,齊讀,個別讀,分角色讀,引讀等,應根據讀的內容和時機靈活運用,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亢奮的讀書狀態,同時在閱讀過程中,要弄清課文的層次和順序,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來寫的,如何安排詳略的,這些往往都是作文中應解決的問題,這樣就把讀與寫結合起來了。
2.加強課外閱讀。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所得畢竟有限,教師要在課外找些與課文相關的讀物,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此外,教師在課外還要鼓勵學生自主地讀一些報刊雜志上的優秀文章。這樣,能開闊視野,豐富知識。
二、加強聽說訓練
加強聽說訓練應當是初中作文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高速發展的現代交際的實際需要。初中生可以上“演說課,辯論課,討論課,談天說地課”,可以講故事、“說句心里話”等,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方向,主要從以下方面指導學生,培養多種寫作能力,掌握多種技能。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1)觀察事物要抓特點。每個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點,這就要引導學生努力發現那與眾不同的一點。
(2)觀察要細致。學生對司空見慣的事情往往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如果要說一個人一樣東西好,要是再追問怎么好,恐怕就“啞”了,這就是缺乏細致的觀察。針對這一點,我們就要在平時的聽說訓練中,引導學生細致觀察,調動感官,眼看、手摸、口嘗、耳聽,充分感受事物的形味聲色。
(3)觀察要展開聯想和想象。觀察中,必須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
2.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
聽說訓練主要就是為了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所以我們在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與事的同時,也要求學生將生活中一段有意義的對話,一個感人的場景,一種有趣的現象,一則最新的消息等,按照原貌,認認真真地復述給別人。比如:我們可以上這樣的“聽說”課,要求是:“打開記憶的閘門,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當然也是感受最深的,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
3.引導學生具體地描繪
觀察中,一些學生雖然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生活材料,而教師也給他們創造了一定的表達機會,但卻表達得不夠具體形象。所以在聽說訓練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具體形象地描繪。
三、加強思想修養,提高認識水平
初中階段,作文不僅要求有中心,有條理,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還要有議論,并且要求能寫簡單的議論文。這就要求學生對所敘事情和現實中的一些現象有正確的認識,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看法。然而,初中生認識還不全面,還不成熟。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走向成熟,教師可以不定期地組織思想教育課,“說心里話”課,允許學生把自己的情緒和問題帶到課堂上來。
(作者單位:河北北留智廟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