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低年級 閱讀 實踐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點,激發閱讀興趣
面對剛入學的學生,首先應該要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這樣老師就要好好的引導他們讀一些感興趣的書籍,采取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低年級的老師此時充當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要“引”而且要“激發”孩子內心的感受,讓他們嘗到閱讀的快樂,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書的神奇
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要培養他們從小就愛看書的好習慣。老師首先利用每天的夕會或者每周的班隊活動課的時間,聲情并茂的講述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
2.留疑激趣——調動讀書的欲望
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設置一些疑問,這樣,一方面,吸引學生聽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想讀書的沖動。例如,我給學生講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說: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還怕貓,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這時我說,想不想知道結果呢?學生紛紛要我講,我卻故作神秘的說,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這時老師可以發給他們拼音版的故事閱讀,此時孩子們可津津有味的讀得可起勁了。
3.表演生趣——體會人物情感
當學生閱讀一些寓言或神話故事時,老師可以利用班隊活動課的時間,來進行表演訓練,這樣既鍛煉了孩子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認真閱讀書中人物的動作、表情,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強。《格林童話》是我給孩子們講得最多的,童話故事能給低年級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讓他們在動人的故事中獲得美與丑,是與非的學習。
二、課內課外相結合,感受讀書之樂
當學生有了閱讀的沖動,老師可以利用課堂上的有效時間滲透一些讀書的方法。另外,老師可以有計劃、有目標的配合教科書選擇一些孩子們的書籍,推薦孩子們喜歡的書目,安排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利用學校的讀書館,班上的讀書角,營造讀書氛圍,讓孩子從入學就感受到校園的書香氣息,這樣在他們拿到書的時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來自行閱讀,讓課內的方法指導課外的閱讀,當學生找到了打開閱讀的鑰匙,推開閱讀這張神奇的門時,便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那么他就會愛上書籍的,從而就會自覺的去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感受到一種讀書的樂趣。
三、讓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孩子閱讀的平臺
隨著孩子對閱讀的深入,老師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們充分利用語文課后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這個平臺,進一步培養他們去閱讀,查找相關資料,這樣學生不僅僅會讀書,還懂得把讀的書為我所用。例如,我教關于名人的一組課文時,首先,我就布置學生回去查找自己了解的名人故事,摘抄其中好的語句。其次,叫學生讀一本關于寫名人的書。最后,談談你喜歡的名人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這樣層層深入,學生不但要找書,還要讀、抄,同時還要思考,這樣讓學生不再是被動的閱讀,而是無形中把閱讀滲透到活動中,也增強了孩子們協作交流、繪畫等各種能力。如果長此以往的訓練,我想學生一定會收獲很多,他們的實踐能力、閱讀能力會明顯提高。
(作者單位:河北北留智鎮趙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