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從事多年農村教育工作,以對農村中小學情況的了解,分析了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現狀,根據農村中小學的實際,提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師資現狀 對策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國的教育也在飛速發展。但在農村,中小學師資狀況不容樂觀,存在教師缺編嚴重、整體素質偏低、師資隊伍不穩定等問題,成為制約農村基礎教育的瓶頸。筆者對此進行分析。
一、農村中小學師資現狀分析
1.教師編制不足
根據2008年3月虹橋學區(轄2鄉5鎮)31所中小學人事核編統計,初中12所在校生13576人,教職工核定編制數905人,缺編95人。小學19所在校生22424人,教職工核定編制數1149人,缺編187人。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教師不夠現象,教師跨年級、多學科代課兼職現象十分嚴重,部分學校的計算機、英語等因缺少專業教師至今無法正常開設。
2.整體素質不高
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中已接近或進入老齡化。根據樂清市2007學年基礎教育統計淡溪第二小學19位教師年齡結構調查表明:46~60歲的教師為7人,占36.84%?,F在,農村中小學有一部分是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從事教學工作,他們通過函授或自考取得合格學歷,現已人到中年,知識更新與現代教師改革和創新要求有落差。一部分是高中甚至初中畢業的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轉正,是憑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后。只有少數接受過正規師范教育。而新畢業的大中專教師教學經驗尚有待積累。
3.師資隊伍不穩
農村中小學待遇低影響了師資隊伍的穩定。有才華、有特長的骨干教師都想方設法地到條件好的城鎮學校任教,即使新分配來的大中專畢業生也是剛來就尋求調遷機會,致使農村中小學難以留住教師。
4.培訓實效不佳
農村中小學教師對接受培訓學習非常期盼。但是,大部分培訓班開班轟轟烈烈,培訓中卻走過場,培訓后按兵不動。各種培訓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只是注重了量而忽視了質,培訓的質量和實際效果又不能滿足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
1.規范編制管理
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管理,在核定中小學編制時要充分考慮農村中小學區域廣、生源分散、教學點多等特點,在職稱結構比例和編制管理,特別是師生比例上,向農村中小學傾斜,從而保證農村中小學有足夠的師資。進一步規范編制管理,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農村中小學編制,對占用學校編制人員,要限期歸還學校。清理在編不在崗的人員,要限期與學校脫離關系。允許體弱教師實行提前退剛休息,待遇不變。
2.優化教師資源
首先,要從教育內部挖掘人才潛力,合理配置,現有教師資源充實一線教學。其次,繼續推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妥善分流落聘人員,保證新補充教師的質量,實現教師隊伍的整體優化。第三,努力開創一個“面向社會,對口專業”的人才交流機制。要有計劃的引進優秀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之中。
3.加強城鄉交流
開展“城鎮支援農村,強校支援弱?!被顒樱龑Ш凸膭畛擎偨處煹睫r村中小學任教。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服務期限2~3年期滿后,教師可以自由選擇去留,而支教的教師在服務期內一切待遇在原校不變,還應略高于同期的其他教師,在評先、評優、晉升職稱優先考慮。
改善農村中小學教師環境,同時,建立城鎮學校從農村中小學調用骨干教師實行有償流動制度。凡城鎮學校從農村中小學校調用教師必須有償流動,由調入方補償給調出方一定數額的補償金。補償金額可按中小學校類別和教師的職稱而定。流動教師的具體手續和補償金由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辦理和管理,然后,返回給調出學校,可將這筆補償金??顚S糜诮處熍嘤柡凸歉山處熍囵B。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把教師視為一種重要的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和提高教師的自身價值,更利于調動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結對送教下鄉
城鎮學校與農村學校可以開展校與校、組與組(教研組)、師與師結對活動。城鎮學校組織全方位送教下鄉活動,選派骨干教師定期給農村中小學校開課等,幫助農村中小學教師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率。教研室專門針對農村中小學狀況開展送教下鄉活動,組織學科帶頭人、各級教壇新秀到農村中小學上課、說課,探討提高課堂效率的經驗。傳遞最新的教育教學動態和信息,幫助農村中小學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開展片區教研活動,以城鎮學校為龍頭構建片區教研網絡。加強校際間的橫向聯系,開展相互學習、相互相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樣以利片區互動、區域推進,有利于城鎮和農村學校的共同發展,資源共享,為農村中小學教師成長搭建平臺。
5.穩定教師隊伍
教師往往被賦予神圣的職責,卻沒有給予神圣的權利。穩定教師隊伍的基礎和關鍵是提高教師待遇。從縱向上看,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物質待遇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從橫向上看仍然處于社會的一般水平,與當地公務員比相差懸殊。較高的待遇才能有吸引力,農村中小學教師不穩定和外流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條件差,與城鎮學校的經濟收入相差也很大。教育行政部門嚴格控制農村中小學教師進城指標,缺編學??刂圃诮處煍档?%以下,既促進師資合理流動,調動了教師積極性,又穩定了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積極改善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全面落實教師的各項福利待遇。繼續適當提高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山老區)教師津貼、補貼政策。在評先、評優、評職稱上采取傾斜政策,以穩定農村教師隊伍。安心在山區執教的教師,要根據教齡給予增檔工資。盡量縮小城鄉差距,用政策留人,用待遇穩人。
6.完善培訓制度
針對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不高的現狀,堅持一手抓師德建設,一手抓教師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在師德建設上,加強師德師風教育,解放思想,轉變作風,不但增加教師自律意識,積極預防違紀違法事件發生。在業務培訓上,要建立完善的在職教師培訓制度,使所有在職教師能夠定期接受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能等的培訓。增加教師培訓方面投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為教師學習培訓提供條件。要通過在職培訓、專題研修、教學研究、遠程教育、觀摩示范等多種形式,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業務能力。鼓勵老教師參加合格學歷的進修,努力掌握教書育人的基本能力,鼓勵青年參加學歷進修,提高學歷層次。
通過加快推進“領雁工程”和切實有效的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項目,向農村中小學教師傾斜政策,多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機會。使他們盡快成為農村中小學開展教科研的中堅力量,培養一批熟知農村教育特點的科研型教師。
積極開展校本培訓,解決教學實踐中的現實問題和專業發展問題,滿足學校的發展需求,努力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實效性。
總之,目前,農村中小學師資的狀況遠沒有達到農村教育發展和新課程的要求,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尚有一定的距離。必須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繼續提高教師的工作待遇和社會地位,把尊師重教落到實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農村中小學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作者單位:浙江樂清市虹橋教育學區輔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