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類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方面的快速發展、能夠以計算機或智能終端作為客戶機,通過Internet獲得長期的、有效的、實時方便的終身學習機會,已經成為新一代教育的發展方向。作為高等院校的教師,除了在日常完成課堂授課任務外,每周還要抽除出一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課外的輔導,而學生提的有些問題可能存在一定的共性,這樣就造成了教師的重復性勞動。因此,順應現代教育工程建設的要求,利用網絡的優勢,建立一個網上的答疑與討論系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師資條件幫助學生學習。
【關鍵詞】網絡 答疑系統 ASP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Internet的飛速發展,利用Internet在網上進行各種教學活動已成為現實,網上答疑系統就是利用Internet/Intranet來實施教學活動中的答疑過程,它主要體現“問”與“答”之間的交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狀況通過Internet/Intranet向教師提出各種疑難問題,答疑教師也通過Internet/Intranet分別回答各個學生提出的問題,系統體現了個性化的學習與輔導,學生和教師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有計算機連接上Internet/Intranet就能進行提問和答疑。開發基于Internet的網上答疑系統,是為實現其遠程教學功能,從而更好地利用現有網絡設施為廣大師生服務。
本文介紹了一個利用ASP實現的基于“客戶機—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三層體系結構的網上答疑系統。系統功能主要包括兩部分:學員使用功能和教員使用功能,系統設計簡練,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一、傳統答疑模式
答疑是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與教員課堂上的教授不同,答疑是教員和學員間的交流,通過答疑,學員可以弄清課堂上群體教育未涉及的細節并獲得教員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員也可以通過答疑了解學員對課程的掌握和適應情況,并利用這些信息來修正課堂教學。
傳統的答疑一般采取類似于醫院里專家門診看病的形式,由任課教員定期在固定地“坐堂”,接待前來答疑的學員并解決他們的“疑難雜癥”。這種方式存在著不均衡、不充分、不靈活和效率低等缺點。為此,人們一直在試圖對它進行改進。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成熟和發展,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二、網絡答疑模式及其平臺環境
網絡答疑,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設施和相關的軟件來幫助教員和學員間進行超越時空的網上交流,將答疑的場所從固定的教師轉移到網絡,將答疑的時間從有限的固定時段變換成自由隨意的時刻,教學服務器、CAI服務器等大容量、高性能的大型服務器中保存著大量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教學課件、參考資料、課堂練習、習題、疑難解答等;同時,各教研室均能通過專用的網絡設備與校園網、因特網相連,基本上滿足了同學們通過網絡獲取知識的需求。
傳統的WWW網絡應用,以單純地瀏覽保存在服務器上的靜態信息為主。隨著需求的提高和變化,在靜態內容的基礎上加入動態的、交互的功能,已經成為目前網絡應用的一大發展趨勢。為適應這一趨勢,網絡應用的體系結構也已經從原來的“客戶機—服務器”兩級模式逐步轉變成“客戶機—服務器—數據庫”三級模式結構。網絡答疑系統是利用網絡來溝通教員與學員之間的聯系,所以我們采用了三級的系統體系結構來開發和實現交互式的網絡答疑系統。其中數據庫中存放著不同課程的答疑信息,包括學員的問題和教員的解答等等。服務器則負責將數據庫中的答疑信息檢索出來發布在網絡上,并接受學員的提問和教員的回答及其他管理命令,根據這些命令來維護數據庫中的答疑信息,這些工作都是由存儲在服務器中的有關程序來完成的。教員和學員則只需要在一臺連接入網的計算機上運行通用的瀏覽器軟件,就可以方便地實現網上答疑了。
三、網絡答疑系統的功能
網絡答疑系統按照功能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學員使用的提問、查看常見問題及解答部分;二是教員使用的回答問題和維護答疑區部分;三是用戶留言部分。
1.提問:當學員連接到特定的網絡地址并選擇課程科目時,將啟動服務器上負責處理提問的ASP程序,這個程序將接受學員提出的問題,包括問題題目、問題內容,以及其它相關內容,并將這些信息傳回與服務器相連的后臺數據庫保存起來。
查看FAQ列表:在網絡答疑系統中,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引入了“常見問題解答列表FAQ”,FAQ中列出了一些常見的共有問題及其解答,學員在提出新的問題之前,可以先查看一下FAQ,如果發現自己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就不必再提問了,這樣大大提高了答疑系統的使用效率,避免了教員的重復勞動,大量節約用戶時間。
2.教員答疑功能
教員答疑功能模塊:列出所有學員的問題,幫助教員查看和管理,教員可以選定一個或多個問題完成如下的操作:
查看問題:在解答用戶提出的問題之前首先列出用戶提出的所有問題,然后決定是刪除問題還是解答問題。
刪除問題:以刪除重復的、過時的或沒有意義的問題,以保持答疑區的清潔、有效。
解答問題:對于有代表性的問題,教員應給出問題的解答,必要時還可以附加一個文件來進一步明確問題的答案。
四、運行環境與系統結構
系統既可運行于Internet,也可以適用于內部的局域網。其運行要求和系統結構分別如下:
服務器端:WindowsNT/Windows200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11S)4.0及其以上版本,IE等。
客戶端:Windows操作系統,Internet Explorer(IE)等。
數據庫:采用SQLServer,運行于服務器端。
整個系統的模塊結構如圖1所示:

五、網絡答疑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在設針網絡答疑系統時應考慮通用性,主要包括學科通用和環境通用;方便性,主要包括學員的使用方便和教員的維護方便。
(1)用戶提問模塊

普通用戶和有解答權限的教員均可登錄此模塊,只要通過瀏覽器訪問系統主頁后就可進入提問模塊進行提問,同時系統將用戶提問的問題存入數據庫以備普通用戶或有解答權限的教員查看。
(2)共有問題列表模塊
此模塊也沒有權限要求,只要通過瀏覽器訪問系統主頁后就可進入此模塊查看共有問題列表如圖2所示。學員登陸后,就可看到常見的問題及其解答,便于針對學習。教員登陸后,可以將學員常提出的問題添加為共有問題,在共有問題列表中顯示,便于學員學習。
任何用戶登錄系統后均可進入此模塊進行已提問的查看,從而確定自己要提問的問題是否已在問題列表中,如果未發現再進行提問。
(3)教員答疑模塊
教員登錄后,可以對學員提問的問題進行解答。為保證問題解答的準確性和數據庫的安全性,有權限的用戶才能進入此模塊,未經授權的用戶不能使用。
(4)留言版模塊
用戶可在此對系統的功能、頁面設計等提出建設性寶貴意見,從而使系統更加完善。基本算法與普通留言版大致相同,在此不在闡述。
本系統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1)方便靈活:網上答疑最大的優點是它跨越了時空的界限,解放了以往答疑活動對教員和學員雙方的束縛。只需要一臺連入校園網、裝有通用瀏覽器的電腦,答疑活動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
(2)通用高效:由于采用了網上公布FAQ列表方式,大大節約了教員的時間,學員也可以通過查看別人的問題來提高自己對課程的全面認識。由于系統的特別設計,對不同的課程系列和不同的平臺都是通用的。
同時,本系統還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和不足,需要作進一步的改進,如增加系統功能;通過發E-mail的方式,在公布FAQ列表的同時增加對個別同學的個別問題的輔導;在查看問題列表時增加根據檢索詞的查找等等。
參考文獻:
[1]王昱.基于Web數據庫的網上答疑系統的設計[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4,(02):36-39.
[2]胡中棟,胡春安,任克強. 網上在線答疑系統的開發[J].計算機與現代化,2004,(08):120-121+127.
[3]張秀虹,陳澤輝.網上答疑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2,(02):64-67.
[4]池潔,張巖.基于ASP的網上自動答疑系統的設計[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4):46-49.
[5]鄧鴻英,楊振坤,韓亞莉,李瑞程. 基于ASP和SQL Server的電工電子網上答疑系統[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2,(01):86-88.
[6]陳淑珍,吳晶.遠程教學答疑系統的新模式及其實現[J]. 現代教育技術, 2003,(05):56-61.
(作者單位:遼寧旅順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