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才培養規格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化操作途徑。本文針對社會對旅游高職人才的職業適應性和崗位針對性的雙向需求,構建了由復合知識結構體系和綜合能力結構體系有機整合而成的“飛機型”人才培養規格模式,以期對旅游高職院校能有效地實現旅游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有所裨益。
【關鍵詞】旅游 高職教育 人才培養規格
旅游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旅游業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以培養旅游業一線從業人員以及中高級管理應用型人才為主的高層次的職業教育。為了適應新世紀對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的需要,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的工作意見》,該意見提出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旅游專業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某一特定職業的成熟技術,能從事旅游管理工作,并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為旅游業生產和管理第一線提供服務的高層次實用型人才。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解決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方向問題,是高職教育質的規定性,而人才培養規格主要是解決人才培養的質量問題,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在本文中,筆者著重從旅游高職教育人才培
養規格的研究入手,以有助于旅游高職院校能順利并高效地實現旅游高職人才培養目標。
一、社會對旅游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規格的需求分析
(一)高職教育中“能力本位”理念造成的人才培養規格的偏差
我國目前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一般都按“能力本位”理念來構建。“能力本位”理念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學習國外職教理論和引進國外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并推廣開的。其中對我國影響較大的主要有德國的“雙元制”、加拿大的“CBE”等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一般來說,按上述模式培養的高職畢業生崗位針對性強,能較快地進入角色,較快熟悉所在職業崗位的工作流程,提高了用人單位的工作效益,節約了成本,較受用人單位歡迎。
然而,這種模式也存在的一些問題: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本身必然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如產品的升級換代,轉產或停產,發展或萎縮,增員或減員等等,這些因素必然要求一線人員有較強的崗位調適能力和應變能力。從高職學生的角度來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變化,高等職業教育的預期常常會出現失靈的現象。新的職業層出不窮,舊的職業有的逐漸消亡,更多的則是其內涵發生變化。這種情況下,必然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等。因此,主要針對職業培訓的“能力本位”人才培養模式最終會導致學生由于基礎理論知識和素質拓展知識深度不夠,而產生嚴重的結構性缺陷。
(二)目前我國旅游行業對高職旅游教育人才規格的需求
目前我國旅游業對旅游人才的需求主要有四類:其一,旅游行業的領導人才,包括政府分管旅游工作的領導和旅游局局長,他們對于旅游業的理解和認識對一個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具有直接影響作用。其二,旅游理論研究人才和教育培訓師資人才,他們素質的高低決定著旅游人才開發的質量。其三,具有國際視野的職業經理人才,旅游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首先要有高素質的帶頭人。其四,具有專業技能過硬、服務意識較強、復合型、協作型、應用型服務人才,包括高級導游人才、旅游規劃人才、旅游市場人才、會展旅游人才、旅游商品開發人才、度假和商務旅游開發人才等。
旅游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兼顧崗位針對性和職業適應性的雙向要求,即構建一個具有較強
適應性,又具有一定針對性的知識與能力目標模式。
二、旅游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規格的構成要素
筆者認為,人才培養規格的構成模式應以工具性、方法論知識能力為核心動力,以專業性知識能力為主體,以體育、德育知識能力和相關性知識能力為兩翼,從而形成完整的、均衡發展的、高度開放的“飛機型”復合知識能力結構體系。
(一)復合知識結構
復合知識結構是指知識在學生頭腦內部所形成的組合結構,包括工具性知識、方法論知識、思想品德及行為科學知識、社會實踐知識、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占有比例關系,從而發揮其整體功能。
(二)綜合能力結構
綜合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以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基礎的,就旅游高職教育來說,應培養能滿足現代旅游業生產、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其綜合能力結構由四部分構成。
1.終身學習能力。旅游高職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主要指:繼續學習能力、應用基本工具的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分析與處理問題的能力等,這是信息時代進行終身學習必備的能力。終身教育要求高職學生掌握寬厚的基礎理論,靈活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多樣化的學習工具,以滿足整個職業生涯因產品的升級換代或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轉崗危機而需要的持續學習能力。
2.專業核心能力。專業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接受新技術能力、開發新技術能力、現場組織與技術管理能力等。這些能力相互影響,其交集能力越多,則表明核心能力越強,自然而然可以形成具有綜合優勢的核心競爭力,真正體現應用性高等專門人才的鮮明特色。對于旅游高職教育人才而言,專業核心能力是指首次就業能力、創新創業等方面的能力。旅游高職畢業生必須具備較強的第一職業能力,或者稱為首次就業能力。這既符合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也是面對高職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現實需要。
3.專業相關能力。專業相關能力如敬業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自學能力、發展能力、自我推銷能力等。這些能力是鞏固和強化核心能力,促使核心能力最大限度發揮其競爭優勢的基礎,是開發、提升核心能力的營養源,對提高應用性高等專門人才的綜合能力將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4.關鍵素質能力。關鍵素質主要指人格素質、創業素質和誠信素質等。創業素質是高職畢業生必備的素質,也是高職教育必須重視的一個方面,這是新世紀人才市場對高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誠信素質是眾多企業選人、用人的第一標準。人格素質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規格的重要內容。人格素質以完善人格,促進人的“自我實現,全面發展”,提高人的個體素質為主要目標,理想的人格素質的培養,以思想、理想、品德、情操為基本框架,其中思想政治素質是綜合素質中的核心內容,也同樣是人格素質中的靈魂。
“飛機型”知識體系框架結構和能力體系框架結構是密切聯系、相互支撐的。“飛機型”人才培養規格模式中,工具知識與方法論知識的積累形成高職學生的繼續學習能力,繼續學習、終身學習能力是培養旅游高職教育人才縱向深化知識技能與橫向拓展知識技能的基礎和支撐,因此是旅游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核心牽引力和推動力,象征飛機的“機頭”;專業基本知識、專業技能知識、復合型知識和高新技術知識的積累形成旅游高職學生的首次創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這些能力是旅游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重點和主體,能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實踐能力,從而實現社會對旅游高職人才的崗位針性需求,象征飛機的“機身”;經濟管理知識、社會實踐知識的積累形成旅游高職學生的合作管理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體育、德育、心理健康知識的積累形成旅游高職學生的人格素質、創業素質與誠信素質等關鍵素質能力,這兩部分知識能力組成飛機翱翔長空的“兩翼”。復合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結構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很好的兼顧了旅游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崗位針對性和職業適應性的雙向需求,也全面反映了旅游高職人才培養規格的本質與特征。
參考文獻:
[1]譚鏡星.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譚鏡星.論高職T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6.
[3]程柯.旅游人才培養現狀及其培養模式探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6(1).
[4]傅維利,張桂春,姚秀穎.淺談高職學生應具有的核心能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1(9).
[5]繆寧陵等.國外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J].職教論壇,2004,(12).
(作者單位:山西旅游職業學院;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