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體育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實施開放式課堂教學,就是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開放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主動發展,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是實施開放教學的前提。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 開放式教學 教學氛圍
實施開放式課堂教學,就是要打破傳統的體育教學框架,將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開放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主動發展。
一、教學氛圍要開放
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是實施開放教學的前提,開放體育課堂就應該開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努力營造一種生動活潑、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和教師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學生尊重教師,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小學生各方面能力較弱,課堂上難免有出錯的時候,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多給予理解和寬容,要相信學生的錯誤是一時的,并為學生提供改正錯誤的機會。其次,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課堂上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做到,絕不能因為自己是教師就在學生面前搞特權。
二、教學內容要開放
小學體育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因此,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應該具備健康、易學、實用、開放的屬性。為此,在國家加快學校體育教材改革的基礎上,體育教師也要積極創新,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要善于處理教材,既結合學生的運動生理發展規律,又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調整教材,重組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創新因素,賦予傳統教材以新的活力。同時,教師還要善于結合生活實際,積極引進與現代生產、生活、娛樂聯系密切的有健身性和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吸收具有當地傳統、適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民間體育項目加入到課堂教學中,使體育學習真正對學生生活有用,對終身發展有用。
三、教學目標要開放
體育課程的目標體系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這一目標體系充分體現了體育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的特點和身體、心理、社會的三維健康觀。制定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必須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為依據,同時要考慮學校的具體情況和學生學習、生活、鍛煉的具體條件。開放的課堂教學目標,首先必須包含學習領域的五個方面,體現全面發展原則,提高每個學生的整體素質。其次,還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確保每個學生受益,確保每個學生發展。再次,教學目標還應切合實際,要有實現目標的學習條件和學習內容,如場地、器材和教材等。開放的課堂教學目標整體上還應取向于發展性,鼓勵體育學習成績較優異的學生在達到某一水平目標的前提下,可將高一級的水平目標作為自己的發展性目標,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的發展。
四、教學方法要開放
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在于使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開放體育課堂教學方法,首先要開放教師“教”的方法。體育教師要牢固樹立“教是為了不教”的思想,當學生的學習活動受阻時,教師應通過提示、引導,啟發,幫助學生分析困難,指導學生更加科學地練習;當學生的學習活動順暢時,教師則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實踐。其次應該開放學生“學”的方法。課堂上,教師要提供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時空,給予學生選擇練習內容、練習形式的權利,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學習能力獨立地進行練習。再次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課堂上教師要多創造師生合作交流的機會,要鼓勵學生勇于向教師質疑問難,勇于創新。同時教師要主動加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成為學生中的一員,在與學生的交流合作中,使學生完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五、教學評價要開放
開放的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教師既要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主動性、獨創性等主體精神和品質進行評價,也要對學生采取的學習方式、練習方法以及學習效果、形成的能力等學習質量進行評價。教師要明確對學生的評價不是一種鑒定,而是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肯定與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明確學習努力的方向。開放教學評價,教師還要把評價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自評、學生間互評,提高學生的學習認識,加深學習體驗。開放教學評價,除了開放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評價,還應該開放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課堂上,學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語言、教學評價進行評價,提出異議,陳述理由,并在師生間的進一步討論、交流中,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體育學習的目的、意義,從而增強學生主動發展的動力,提高學生主動發展的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蓬萊瑞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