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8時30分,中國女足在香河基地進行了奧運會的賽后總結。隊員們都按要求做了書面總結報告,部分隊員難忍出局的命運當場痛哭,場面甚為感人。但就在這種氣氛中,最后一個發言的中國足協副主席謝亞龍卻打破這種局面,指責中國女足簡直就是“無斗志無能力”的反面典型隊伍。
他以巴西隊為例教育中國球員,并提出了一個專業名詞——“叉腰肌”,他指出,中國女足身體肌群中最需要訓練的是“叉腰肌”,但姑娘們并不知道他所說的這個肌肉部位在哪里。
而謝亞龍的這一番話,所具備的專業含量,同樣讓網民膜拜,并引發了網絡上探究“叉腰肌”這一詞語源流的熱潮。因為,“甚至連谷歌和百度兩位大神也無法告訴我,究竟哪里才是叉腰肌,怎么才能練好叉腰肌?!庇芯W友在“百度知道”里懸賞30分求解“叉腰肌在哪”這個問題,認為這是一個醫學、人體解剖學以及體育運動的新課題。
有專業人士則解釋說:“叉腰肌”是個非常專業的詞匯,“你可以理解為‘掐’腰肌,就是緊緊掐著腰,然后放松。屏住呼吸,再放松,這樣反復吐故納新,運動員的身體就得到了足夠的放松,肌肉得到了足夠的新陳代謝后,就有了第二次再發育,特別是在一些劇烈沖撞的運動中,往往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但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培養的事,現在謝亞龍提出來,沒有意義。他應該從小培養隊員們學習氣功知識,現在為時已晚?!?/p>
在網絡上也出現了以“叉腰肌”為主題的對經典廣告詞的戲仿。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叉腰恒久遠,一肌永流傳?!保弧熬毩瞬嫜?,嘿,還真對得起咱這張嘴!”;“叉腰肌,大家練才是真的練!”;“做叉腰健兒,人人都有機會”……
甚至有些網友在論壇的ID都改成了與“叉腰肌”有關的名稱。網友笑稱,這個名詞有可能像“打醬油”、“俯臥撐”一樣,成為網絡流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