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現代醫院的經營管理經驗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分析,分析了現代醫院的營銷戰略及其實踐經驗。
關鍵詞:醫院;經濟;管理
醫療機構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加強內部建設,改善服務狀態,提高醫療質量,降低服務成本。經濟體制改革將使醫院經濟效益受到沖擊。在醫療補償機制還未建立的情況下,如何把握市場,加強醫院經營管理,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下面筆者就這個問題談談一些看法。
一、發揮市場作用,合理配置資源
醫療衛生服務是一種含有福利性質的公共服務,市場對醫院有正面作用,也有負面作用。其正面作用表現在,1.通過市場引進人才及技術裝備、吸引資金、交流信息來提高學科水平,增強服務技能,從而促進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發展;2.通過基本醫療服務、非基本醫療服務、特需服務滿足各方面、各層次的醫療需求,對醫患進行雙向調節;3.通過競爭,促進醫院提高服務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
其負面作用表現在:1.重治療,輕預防;2.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3.擴大了醫療消費差距,影響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二、各類營銷戰略
1.品牌戰略。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醫療設備的先進水平、醫院的管理水平、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狀況乃至醫院的環境和醫院的總體形象都會成為患者選擇就診的條件之一, 所以樹立品牌意識, 打造名醫名牌是市場經營觀念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體現。醫院的品牌, 除了醫療服務作為特殊產品所固有的技術含量、質量和價格三大要素外, 還應有專家知名度、專科特色、高精尖儀器、技術水平及優質服務等要素形成的無形資產。
2.服務戰略。重視服務流通的各個環節,增強醫務人員的責任心,嚴格操作程序,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處處體現人文關懷,用優質服務贏得社會公眾的信任,提高患者滿意度。從患者需求出發,提供能基本滿足患者的無形服務。如給以細致入微的護理,深入淺出的解釋,合理有效的檢查,精湛高超的診治技能,舒適安全的病房條件,和藹可親的服務質量等。
3.價格戰略。醫療服務的價格要根據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并結合醫療市場需求確定醫療服務項目的價格。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營利性醫療機構實行市場調節價;在不增加社會醫藥費,確實減少藥品收入的情況下,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在醫療服務價格內部, 降低大型儀器設備檢查價格,增加勞務服務如診療費、護理費、搶救費、手術費的價格;基本醫療服務項目的價格應嚴格執行政府指導價,非基本醫院服務項目的價格可以實行市場調節價,但在實施時要增加透明度,實行明碼標價,讓就醫患者自愿選擇。
三、進行成本核算
1.加強流動資產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及時清理往來款項也是加強醫院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
2.努力降低人力成本、實現減員增效。改革醫院內部組織結構,簡化管理層次,減少管理人員,降低管理費用,實現高效管理。
3.大力推行公開招標采購,降低采購成本。全面推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把集中招標采購降低的價格讓利患者,讓廣大患者從改革中得到實惠。
4.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要提高醫院資源配置效率, 把資源配置到產出最大的項目和領域,根據社會需求,開展新的服務項目、服務領域,努力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醫療保健需求。
四、加強新時期文化建設
文化建設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經營管理模式, 在醫院經營管理工作中, 良好的醫院文化具有導向、育人、凝聚、約束、輻射的功能, 是激勵員工銳意進取、開拓前進的力量源泉。新時期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 醫療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為此, 醫院將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醫院要在機遇中求生存, 在挑戰中求發展, 就必須加強文化建設, 營造醫院文化氛圍, 把文化建設融入經營管理工作中, 逐步探索與醫院經營管理工作相適應, 具有鮮明特點和豐富內涵的醫院文化。醫院經營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整體經濟效益, 在醫院內部形成競爭、激勵和約束機制, 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 力求以較少的投入獲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 使醫院的經營管理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 對醫院的文化建設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文化建設是醫院經營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 新時期醫院只有將文化建設融入經營管理中的各個環節, 以人的管理為中心, 以提高人的素質為途徑, 以培養人的經營理念為目的, 才能推動醫院經營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每個歷史時期的醫院無不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新時期醫院要探索和解決與國際接軌、與國際慣例接軌、與國內其他地區接軌所產生的各層面的文化建設, 逐步形成人們認可的在各種行為中成為主流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醫療作風、道德規范、技術水平、人文素質以及總體形象等, 使員工與醫院成為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命運聯合體。
參考文獻:
[1]楊萬洪:武漢協和醫院服務利潤鏈的研究與管理.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
[2]王大剛:《中國藥業》200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