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經濟增長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的物質產品和服務的增加,從長期看來,經濟增長與儲蓄存在正相關的關系,這是因為儲蓄的增加又可使銀行可用于信貸的資金增加,利率下降,這有利于減輕企業的負擔,刺激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本文將以廣州市的經濟增長與儲蓄的實際數據為基礎,考察經濟增長與儲蓄的聯系。
二、指標選取
由于我們一般講的經濟增長,主要是指經濟總量的增長,它主要的目標是數量的增加,同時為了消除物價對GDP影響,用消費物價指數price進行調整。
為了描述儲蓄的變化情況,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選取廣州市1978-2006年金融機構的存款余額作為描述指標,記作SAVE。為了消除物價對儲蓄余額的影響,也用消費物價指數進行調整。

三、儲蓄與經濟增長的計量分析
1.平穩性檢驗。從上面分析當中,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ln(gdp/price)與ln(save/price)序列均為非平穩時間序列,下面我們給出嚴格的檢驗。
H0:序列非平穩H1:序列平穩
利用EVIEWS軟件輸出的檢驗結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一階差分后的序列平穩。
2.協整檢驗。由時序圖,可以看出,二者存在著長期的相關關系,雖然二者都是非平穩序列,但卻都一階單整,故可以對其進行協整檢驗。
通過EVIEWS軟件對兩序列擬合,擬合的回歸模型如下:

t =(3.7588)(49.3814)(-3.1271)
p =(0.0009)(0.0000)(0.0044)
R2=0.9985R2=0.9984
由上面的輸出的結果可知,解釋變量可以解釋Ln(gdp/price)的99.84%,而且解釋變量的系數也顯著。
下面我們檢驗殘差序列的平穩性。
H0:殘差序列非平穩 H1:殘差序列平穩
在顯著性水平為1%時,ADF統計量為-3.02大于臨界值-1.62,故拒絕原假設,認為殘差序列平穩,故認為二者存在協整關系,可以建立回歸模型。
從回歸方程可以看出,當期儲蓄額與上一期的儲蓄額和上一期的經濟增長存在高度的正相關性,調整后的判定系數為0.9984方程擬合度較高,表明從1978年到2006年,廣州市儲蓄額增加中,有99.84%是由本年、上一年儲蓄額與上一年經濟增長引起的。
3.誤差修正模型。作為長期模型的補充,我們下面將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對二者的短期關系進行分析。
由于SAVE與GDP之間存在協整關系,由上面的分析可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如下:

此時誤差修正模型顯示廣州市Ln(gdp/price)變量序列與Ln(save/price) 變量序列存在緊密關系, 尤其存在穩定密切的動態關系。廣州市的儲蓄對GDP的長期彈性為1.31356, 短期彈性為0.2428。從增長率的角度來看, 如果廣州市的儲蓄每增加1%,則引起GDP增加0.2428%,而上一年的貸款與GDP 的非均衡誤差以0.0354的比率對本年度的GDP做出修正。同時也可以看出廣州市存款余額的增長速度高于GDP 的增長速度,這也基本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國際經驗。
四、結論
1.根據協整檢驗, 盡管廣州市的存款余額和GDP 都具有非平穩性,但它們之間卻具有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 就長期而言, 我國的存款余額與GDP之間具有高度相關性。從誤差修正模型來看, 短期內我國的存款余額與GDP 之間存在動態調整機制,由于誤差項的存在, 可以自動地實現廣州市的儲蓄與GDP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
2.存款增長對GDP 增長的作用較為穩定, 因此, 確保存款的平穩增長和有效投放, 是確保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的重要條件之一。
3.從增長率的角度來看, 如果廣州市的存款余額每增加1%, 只引起GDP 增加0.2428%, 廣州市的存款推動GDP 增長的效率不高, 這一方面表明廣州市的企業效益不高, 經濟活力不足; 另一方面表明廣州市的經濟增長力量多元化,存款只是其中之一, 其他融資方式如發行股票、債券等的不斷發展壯大對廣州市經濟增長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