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2006-2007年,摩托羅拉公司在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同時,利潤卻出現了很大程度下滑的現象,文章以波特五力模型為依據分析摩托羅拉是否還會崛起?最后用SWOT矩陣對摩托羅拉公司是否能夠成功做出總結。
關鍵詞:摩托羅拉;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
一、背景
摩托羅拉公司創立于1928年,是全球無線通訊、汽車通訊和寬帶通訊領域的領導者,業務范圍涉及無線通信、汽車通訊、寬帶網絡和嵌入式電子產品等。2004年,摩托羅拉憑借RAZR V3手機一舉奪冠,連續五個季度大賣。2005年,摩托羅拉再次憑借RAZR 系列手機,市場占有率高達22%,利潤率上漲198%,成為公司的印鈔機。但2006年,摩托羅拉的RAZR手機沒有再成為他們的印鈔機,市場占有率雖然還是高達23.3%,同比增長47%,但利潤率卻同比下降49%。2007年第四季度,摩托羅拉的市場占有率僅11.9%,凈利潤大跌84%。面對如此嚴峻的環境,業界內外傳言美國公司將有可能出售手機業務,也有可能將手機市場分離出去,手機產銷單獨進行。2008年3月27日,摩托羅拉公司宣布將要分為兩個獨立的上市公司,分別負責手機產銷和寬帶及移動處理方案。面對此種情況,摩托羅拉是否還能崛起?
二、 摩托公司的“崛起”分析
1.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行業主要競爭力量。 摩托的行業主要競爭力量主要有諾基亞、三星、索愛等。①諾基亞。摩托最大的競爭對手,全球市場份額超過40%。特別是在亞太(除日本地區)的發展迅速且穩健,行業的王者地位穩固;科技創新,質量過硬,擁有較高性價比;中低端手機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需求十分強勁。②三星。主打設計,在設計和多媒體特性方面擁有領先優勢。致力于率先推出創新技術,同時在品質、特性以及設計方面居于全球領先地位。2007年三星推出了54款新機型,摩托羅拉僅13款。 ③索尼愛立信。技術和多媒體內容應用方面優勢獨特,一直走在移動多媒體領域的前列,專注音樂與攝像。具有強大的生產線,2007年售出超過1億部手機,增長率超過全球市場增長率2倍多。低端手機比重增長,發展勢頭后勁十足。(2)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摩托羅拉的供應商大多參與了摩托羅拉手機早期的參與計劃(ESI),并對摩托羅拉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感,具有很強的忠實性。另外供應商在摩托羅拉這樣的巨大訂單時,談判能力會受到比較大限制。所以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低。(3)買方討價還價能力。由于目前手機市場產品豐富多彩,且不缺乏高性價比的產品,用戶的選擇面很寬,所以用戶具備一定的討價還價能力。(4)新進入者的威脅。2008年,對于手機市場來講,供應已經呈現出飽和狀態,在技術層面上要求高,品牌認同率高。因此新加入者需要超強的資金實力和技術能力,以及在品牌推廣上進行突破。所以可以暫不考慮新進入者的威脅。(5)替代品的威脅。目前手機的替代產品主要有座機,小靈通,大靈通等。由于座機的不可攜帶型,以及大、小靈通的通話質量不好等因素,使得他們替代手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日新月異,摩托公司也應該對這些替代產品保持足夠的謹慎性。
2.摩托公司內部環境分析
(1)財務分析。在2007年第四季度,摩托的移動終端事業部的銷售額同比下降38%。2007年全年,該部門的虧損額為12億美元。2007年,摩托的全球銷售額是366億美元,其中手機部門的銷售額是190億美元,約占52%。其中國地區的業務構成中也大致體現了這種比例:手機業務占中國業務的一般,其余來自于面向運營商和家庭用戶的網絡運營,以及針對其余的局域無線。數據解決方案。因此,該部門在業績上的任何挫折都足以影響投資者對于整個公司的信心。(2)產品。近兩年摩托的產品過于注重“刀鋒超薄”的設計理念,產品設計偏單一;產品型號多,但各自平臺獨立,導致生產,采購,規劃難度。但是由于摩托數年來的市場影響力,摩托品牌仍具有號召力,且產品市場定位較完善,能滿足眾多各層次人士的需求。因此,在產品方面,摩托還是具備相當的開發實力。(3)市場營銷能力。①市場定位。摩托羅拉的產品市場定位越來越清晰A.技術機型、V.時尚機型、T.商務機型、E.娛樂或青年機型、C.入門機型。針對不同的用戶,摩托制定了不同的機型,市場定位清晰可以滿足不同的用戶的需求。②營銷渠道。摩托的營銷渠道甚廣,布滿中國各大省份的各大小商場。③廣告。摩托的很有視覺沖擊力。 ④公關公司。摩托的公關公司背景雄厚,像中國移動、安兒樂等等大集團都是其服務的對象。
三、總結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用SWOT矩陣來對摩托羅拉是否能夠崛起做一個總結。首先從優勢方面看:①摩托羅拉手機2007年全球市場份額14.3%,仍然較大②摩托羅拉的規模經濟③擁有兩萬多項專利,技術優勢強④品牌依然響亮;其次從劣勢方面看:①分為兩個公司后,聲譽受到損害②產品線單調,不能滿足更多機型的需要③產品基本參數落后,例如摩托羅拉是唯一沒有推出500萬象素手機的生產商;再次從機會方面看:①品牌效應② 潛在用戶多,尤其是拉美市場的崛起③移動,聯通費用降低④用戶追求時尚步伐加快,手機更換頻率快;最后從威脅方面看:①競爭對手太多,諾基亞霸主地位難動搖②各國對國產手機的支持③替代品的威脅。
綜上,作者認為,雖然摩托羅拉仍然面臨很多的挑戰和困難,但是以摩托自身現存的和潛在的實力,摩托定會有崛起的一天。
參考文獻:
[1]趙日磊:摩托羅拉的績效管理[J].企業參考,2008,(05):70-71.
[2]江宏:摩托羅拉的新企業移動戰略[J].焦點2007,(08):38-39.
[3]史稼青:.試析摩托羅拉公司的“中國拳腳”[J].企業論壇,2007,(358):77-79.
[4]http://it.sohu.com/20050406/n225038002.shtml.
[5]摩托羅拉中國公司(手機)戰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