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然、健康、無污染的有機食品正在逐漸成為市場的寵兒,農民也開始加大有機農副產品的培育和種植。今年,在有機農副產品基地,產品雖未上市,來自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的訂單已經涌來。]

有專家說,30年前中國的食品都是有機食品,隨著化學農業的發展,有機食品已經鳳毛麟角。不過,近幾年隨著國人對有機食品的認知越來越多,有機食品晉升為食品中的貴族。
所謂有機食品,就是那些不使用化肥、農藥、激素、抗生素等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且不使用轉基因技術的食品。有機食品以其絕對的健康安全贏得了消費者的歡迎,并快速發展起來。目前,我國的有機食品主要有糧食、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奶制品、畜禽產品、水產品、蜂產品、調料等。
許多大型企業都將生產有機食品作為將來發展的重點之一。如伊利集團推出的金典有機奶、中糧集團推出的有機蜂蜜、中良美裕有機谷物制品有限公司推出的有機大米都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據伊利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有機奶的生產制成要求非常嚴格,從牧場的建設、奶牛的飼養、產品的配料加工等各個環節需要全程嚴格控制并取得國家認證,保證產品生產全程無污染、無化肥農藥殘留、無人工添加,突出產品的自然屬性,是絕對安全、天然的產品。隨著蔬菜的“提檔升級”,種植方法也要求更高,田間不許施化肥、不許散農藥,全部采用生物有機肥和人工除草等。有機食品與其它優質食品的最顯著差別是,有機食品在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而一般食品則允許有限制地使用這些物質。
由于有機蔬菜投入成本大、產量低,其價格往往比其他同類商品貴30%~80%。以土豆為例,夏天普通土豆每斤出售價為0.5元,而有機土豆達到每斤3元左右。蔬菜從無公害向有機轉換期為3年,這3年里種植有機蔬菜與無公害蔬菜相比,產值不會有明顯的改變,但是3年后則大不相同,同等種植面積有機蔬菜產值將是種植無公害蔬菜的兩倍多,也將成為農民增收的法寶。東北某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2000余畝有機蔬菜預計總產量將達到6000至8000噸,雖然地里的有機菜還沒采摘,但是日本、韓國、美國、泰國、緬甸等國家的訂單已經涌向基地,其中7成以上將銷往國外。
有機食品在歐洲的發展比較好,消費者的需求也比較旺盛。現在倫敦最流行的就是吃有機食品,各大超市幾乎都設有有機食品的柜臺,其價格比普通食品貴25%左右,只要收入水平允許的消費者都會首選有機食品。正是這種旺盛的消費浪潮,讓越來越多的大財團、大企業看上了有機食品這個市場,有機食品的產量也越來越多。為此還發生過許多有意思的事情,有人買的有機雞蛋,回到家居然真的孵出了小雞;還有人買的蔬菜里居然蹦出了青蛙。
近年來,美國的有機食品產業獲得了巨大進展,不僅出現了全食超市和喬氏超市這類專門銷售天然有機食品的超市,就連沃爾瑪和西夫韋等超市也開始銷售有機食品。目前,有機食品占全美所有食品的3%,業內人士正全力以赴,爭取2010年將這個份額提高到10%。據資料顯示,2003年至2006年間,美國已有400萬英畝的農田被認定為有機農田,其范圍已經擴展到50個州,照此下去,美國的有機生活普及指日可待。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的周立副教授說,目前,有機食品在中國只是一個起步階段,最大的關鍵是要喚起消費者的健康消費意識,通過公益的力量,整合成大眾消費浪潮,只有如此才可能刺激更多的生產者選擇生產有機食品,并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到那時候,有機食品走向平民化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