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兩牛相爭,放牛的受傷。蒙牛與伊利的這場奧運之爭,最大的“得”不是他們之間的利益得失,而是在于更大程度上拉開了與二線品牌的差距,形成了真正的“第一集團”。當然,最讓伊利心痛的莫過于它以巨資披上奧運贊助商的光環,卻沒有拉大與蒙牛的差距。從2007年發布的銷售數字來看,蒙牛已經超過了伊利。對伊利來說,奧運之戰,盡管在品牌上加了分,卻在市場上失了勢,實屬無奈,令人扼腕嘆息。訂閱《成功營銷》請點擊http://www.vmarketing.cn/dingyue
竊以為,從伊利的奧運整合傳播策略來看,奧運是光環,卻更是枷鎖。伊利在奧運夢的刺激和潘剛的強勢下,完成了傳播上的華麗轉身,但卻陷入了另一個陷阱:由于資源過分集中在廣告傳播上,卻忽略了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結果在產品戰略上只能處處跟隨蒙牛,失了先機。伊利可能忘記了,在通向成功的路途中,奧運其實只是其中一座橋,并不是全部。
但是,很難說蒙牛就是這場競爭的最終贏家。事實上,蒙牛不得不花更大的傳播和推廣費用去進行所謂的“隱性營銷”,這對它的財務表現影響極大。在蒙牛發布2007年財報后,已有不少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它在液態奶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其毛利率卻是三大乳業品牌中最低的,跌至22.5%。我相信,這其中除了原料成本上升之外,營銷費用的較大增加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訂閱《成功營銷》請點擊http://www.vmarketing.cn/dingyue
是不是奧運贊助商,這可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沒有強大的產品支持,不能沒有與自身品牌內涵良好的結合,不能沒有與消費者的互動、溝通和體驗。如果只靠聲音大,那么你會發現真正賣座的,只能是那些廣告中的明星,或者是廣告背后的媒體,反正不是企業。如果這樣,巨大的廣告成本靠誰來消化?因此,這場競爭沒有贏家。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成功營銷網站:www.vmarketing.cn
訂閱《V-MARKETING成功營銷》雜志請點擊http://www.vmarketing.cn/dingyue
訂閱電話:010—85650313
廣告熱線:010-85650329,8565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