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女士的兒子鄭洋已經上學四年級了,長得比同齡孩子高出半頭,加上他的濃眉大眼和大大咧咧的性格,活脫脫一個小霸王的形象。但奇怪的是,在老師、家長、鄰居眼中,鄭洋是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大家紛紛向鄧女士取經。
鄧女士笑著說:“重要的是要讓他有感恩的意識,咱們做父母的不能對孩子除了疼愛還是疼愛,只是一味地付出,讓孩子覺得他無休無止的索取都是理所當然的。現在孩子小還好說,等他帶著這種意識長大成人后,就有咱們好看的了。”對于工作中的辛苦,鄧女士和丈夫都有意識地讓兒子看到,在自己勞累的情況下,鄭洋能干的事情就盡量讓他代勞。同時,工資收入等情況也都讓鄭洋了解,讓他知道花的錢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平常在電視上看到相關話題的節目,鄧女士與丈夫也是不失時機地向鄭洋灌輸從身邊的人和事做起,懂得感恩的觀念。
“感恩”合同
甲方:爸爸媽媽 乙方:
感恩就是對別人的付出心存感激,有感恩的孩子才是懂事的孩子,乙方愿意做這樣一個懂事的孩子,為此雙方簽訂如下協議:
1.乙方應體貼、尊重甲方,孝敬祖輩,經常打電話問候他們。
2.甲方買學習用品及禮物送給乙方時,乙方應使用“謝謝”來表達感激之情。
3.乙方不應對甲方提出超越家庭實際收入狀況的要求。
4.乙方應在節慶日里向甲方及家庭其他長輩表達真摯的問候。
5.乙方有什么需要應同甲方協商,不能為達到目的而無理取鬧;甲方有責任向乙方說明不能滿足其要求的理由。
6.乙方能做的事要自己做,應理解甲方的辛勞。
7.乙方承諾在與他人相處中,對于別人的幫助要真誠致謝。
8.乙方不得以哭鬧、不吃飯等方式來要挾甲方達到自己的目的。
9.在甲方勞累的時候,乙方要為甲方做搬椅子、倒洗腳水、捶背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0.乙方要幫助甲方做些家務,如洗碗、擦地板等。
本合同自雙方簽字后生效執行。
甲方(簽字): 乙方(簽字):
年月日 年月日
專家觀點
現代孩子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與關愛下,潛意識里就形成了——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不用回報。有些父母對孩子不知感恩的態度不以為然。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現象:父母為孩子任勞任怨,孩子卻毫無感激之情。父母的付出、外人的幫助和關懷在孩子眼里變得理所當然。孩子不懂得愛父母,更不會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怨恨父母。所以,父母如果愛孩子,就要讓他們從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覺到愛。當孩子漸漸長大,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才會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要讓孩子真正學會“感恩”,就要讓他們懂得尊重他人。“感恩”是尊重的基礎。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牢記父母的養育之恩,牢記老師的教育之恩,牢記他人的知遇之恩,向他們道一聲“謝謝”,這些都是一種感恩心態的體現。
合同執行要點
1.簽訂合同以后,雙方要互相督促,堅決執行,并且不斷地完善其中的內容。當孩子頂撞父母時,父母要注意聆聽孩子說了哪些話,多去理解和寬容孩子,再去進行坦誠的教育和說服,孩子才會主動放棄不合理的要求。
2.父母更應該以身作則,對于家中的長輩要懷有一顆孝順之心。對于孩子所表達出來的對父母的愛,應給予積極的肯定。
3.父母應當教育孩子待人處事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啟發孩子站在別人的位置上考慮問題。在生活中,父母更要鼓勵孩子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如果別人有事相求,孩子又可以幫得上忙,就可讓孩子幫助別人。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父母還可以教育孩子適當地捐款,以幫助那些生活更加困難的人,養成樂善好施的美好品德。
4.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指導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體驗父母的辛勞。
(選自《父母跟孩子簽訂的成長合同》,出版:中國商業出版社,責任編輯:常勇,定價:23.80元)
欄目管理、編輯/李賢平
E-mail:nclxp1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