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美國哈佛大學的管理學家與心理學家聯(lián)合起來,進行了一個舉世矚目的實驗。他們找到位于芝加哥的霍桑工廠,合作完成實驗項目。
實驗開始了。專家們將一個車間的燈光亮度增強了一些,使原本幽暗的車間變得明亮有如白晝;同時又把另一個車間的燈光減弱了一些,使它顯得陰沉好似傍晚。做好這些之后,他們又讓老板告訴員工,說現(xiàn)在哈佛大學專家正在對我們進行一場實驗,目的是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
實驗正式啟動之后,工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了。這兩個一明一暗的車間,究竟哪一個的工作效率會得到提高呢?
最初的時候,很多人都猜想應該是燈光調(diào)亮了的那個車間會提高效率,因為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下工人們的心情自然比較好,也會超常發(fā)揮。但是,結(jié)果卻出乎他們的意料,事實上,兩個車間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并且都增加了15%。
為什么光線變亮、變暗,都會提高工作效率呢?
后來心理學家們找到了答案——暗示的作用。他們在實驗之前就告訴工人說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于是,燈光被調(diào)亮的那個車間的工人會想:是不是讓我們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中,更有活力呢?而燈光調(diào)暗的那個車間里的人則想:是不是讓我靜下心來,安心工作呢?在這種情況下,兩個車間的工人都有了一定的期望,在這種期望的帶動下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霍桑實驗告訴我們:當你認為能力很強的時候,你就向成功靠近了很多;而當你認為自己不行的時候,你就瀕臨失敗了。就像那句經(jīng)典的話說的那樣,“你的語言就是你的魔咒。”
這里的語言指的未必一定是出口的那種,有時候只是我們頭腦里的一種念頭、想法,而這些無聲的語言也會左右我們的行為和感受。
英國心理學家,也是《力量心理學》的作者哈德飛,曾給兩組志愿者進行過不同的催眠。他對第一組的人說:你現(xiàn)在身體非常非常虛弱,你已經(jīng)變成嬰兒了,你全身都很細小,你的手指像小鳥爪子那么瘦……慢慢地,這些人真的相信了。這時,給他一個握力器,受測者的平均握力是29磅。然后,他也對第二組人進行了催眠;我現(xiàn)在往你口中滴的是營養(yǎng)液,是泰森服用的那種,所以,你會像泰森一樣強壯,越來越強壯。此時,他又讓這些人去握握力器,結(jié)果是平均握力142磅。而事實上,這兩組人在清醒狀態(tài)下的正常平均握力是101磅。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總是給自己負性催眠,那么我們的力量就會減弱到平時的1/3,甚至更小。但是,如果我們給自己的催眠是正性的、積極的,那么我們的力量就會增強,有時完全超出自己的想像。
那些生活從容、事業(yè)成功的人,他們總能在沮喪的時候讓自己忘卻煩惱,重新振作。因為他們都是優(yōu)秀的\"催眠師\",他們善于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給自己勇氣和斗志。很多時候,驕傲的人總比自卑的人厲害,雖然我們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很趨中的人,但假如你現(xiàn)在還不是,那么寧肯自負也不能自卑。你可以先走到自大狂妄的路上,可能會不斷地碰壁,讓你嘗試失敗的滋味,但是,只要你往前一直走下去,就會慢慢地靠近成功。
所以,不要總是覺得自己長得很丑,智商太低,生活會一直窮困下去,因為如果你這樣感覺,那么這此就會成為事實,跟你如影隨形。相反,你應該對未來充滿希望和自信,于是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真的如你期待的那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