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雖然是個小東西,但被它叮上一口,奇癢無比,讓人恨得咬牙,看著它那被打得血肉模糊的身體。讓人惡心,直接丟進垃圾桶,但今年夏天,因為一個人的精心策劃,讓蚊子尸體有了經濟價值,這種炒作的力量無比強大……
炒作“蚊子尸體”,紅遍網絡
網絡世界,可謂千奇百怪,只要你能想到的,就一定會在互聯網中搜索到。蚊子,本是一種很普通的小動物,但是經過一個年輕人的“策劃”,今年夏天開始,它的尸身竟在網絡上開始走紅。在淘寶網上,只要輸入“蚊子尸體”的字樣,就會出現N多的相關買賣信息。
第一個在網上叫賣蚊子尸體的是今年僅有24歲的寧楠,因為實在太“紅”,而被網民們昵稱為“蚊子男”。
寧楠自小便與蚊子結“緣”,一到夏天腿上就全是蚊子包,直到今天,他的腿上還能看到痕跡。今年端午節回家,母親發現寧楠腿上又是一個個被蚊子叮的包,勸他買個蚊帳。“我恨不得賣了蚊子去買蚊帳。”寧楠當時對母親隨口一說,根本沒放在心上。恰巧,此時的寧楠剛剛從一家公司辭職,打算靠自己學的策劃專業白手起家,他打算在網上專售價值百萬元的緬甸翡翠,但網店有一個最大問題——人氣太低!
雖然只有24歲,可寧楠此前已嘗試了多種行業——從策劃到銷售,再到管理。面對不同門類,他總結出了一點,在這個商品極其豐富的時代,賣的就是眼球!于是,當他打死叮咬他的蚊子時,沒再把它的尸身扔進垃圾桶,而是閃過一個念頭:賣蚊子尸體。6月19日晚,寧楠第一次在淘寶網上發布了賣蚊子尸體的信息,寫道:“蚊子尸體,6元一只,普通家蚊,真正手工打死的!”并附文解釋“家蚊標本,可供學術研究、裝飾、收藏,每只6元。本人售出的蚊子標本,一律全手工,不借助任何工具擊斃,故不能保證完整性。如果要花蚊子的,可能要等很久,花蚊子60元一只。此蚊子無任何用,就是可以惡心人。客戶若有特殊要求,如:通過殺蟲劑以及蚊香、電蚊拍、蒼蠅拍等工具獲取,本人也可以滿足,但請加上30%的材料損耗費。”“由于蚊子眾多,我要冒著被叮,被瘧疾感染的風險,雙手用力擊打,若長期從事可能會造成淤血、網球肘以及其他骨骼變形(職業病的風險由我個人承擔)。”如此強悍的商品介紹,使網上笑罵四起,令寧楠知名度狂飆,直接晉升新網絡紅人。
第二天,當他再次打開頁面時,發現已有近10萬人次的瀏覽量。到了21日晚上,已有20萬人的瀏覽量,天涯、貓撲、西祠等論壇里,不約而同地出現了議論他的帖子。
記者曾在商品的成交記錄上,看到了不少特意注冊淘寶ID來買蚊子的,甚至有網友特地用上了“專門買蚊子”這樣的ID。但看的人比買的人多,寧楠說真正成交的只有4起生意,賣出了12只蚊子尸體:一個遼寧買家,買了5只蚊子尸體;還有2個北京買家,1個買了5只蚊子尸體,1個買了1只;另1個浙江買家也買了1只蚊子尸體。據了解,網民不僅僅是因為賣蚊子尸體這事稀奇,也被“蚊子男”的幽默吸引,那長達120頁的商品留言本經常惹來不少“圍觀者”。“遼寧買家之所以一口氣拍下了5只蚊子,是他覺得看我店里的留言很輕松,能減壓。”
“蚊子男”很得意自己的杰作。
寧楠認真地回答著網友的提問:
網友jerrybaoba0999問:“都一個價,拿到大的不是賺了?”
答:“純天然產品,無人為控制因素,當然有大有小!”
網友ta02003bao問:“你怎么保證是你親手拍死的?”
答:“我家就我一人,我想找人還要付勞務費呢!”
網友wyf200088問:“全手工嗎?沒有借助任何輔助物嗎?”
答:“蚊子是我用臺燈引來的,因為我害怕滅蚊燈會把蚊子電死,那就有失誠信了!”
網友avaly問:“可不可以幫我弄兩只一樣大小的,我要做耳釘用?”
答:“貴就貴在每一只大小都不同。”
“蚊子尸體”賣家前仆后繼,赤裸炒作
如此大的瀏覽量,讓寧楠在網上一炮走紅,但卻因不堪惡搞,寧楠不得不關閉交易。現在淘寶網上搜索“范泥泥的潤”(寧楠給自己在淘寶網上起的店掌柜名字)毫無蹤跡,像蒸發了一樣。但“蚊子尸體”沒有因為寧楠的退出而消失。“蚊子男”引發的蚊子效應在短短一周內讓死蚊子成為網上搶眼的商品。深圳、上海、杭州、濟南、合肥、成都、哈爾濱、沈陽等四十多個城市近百個賣家都做起了“蚊子生意”。直至現在冬季來臨,蚊子尸體熱仍不降溫。
記者在網上調查了一下,至今有一半以上用蚊子作噱頭的賣家是直接受了寧楠的影響,有三分之一的賣家是看見了別人寫蚊子尸體,覺得好玩跟風;其余的是偶爾用用,再頻繁更換其他網絡流行的“新貨”。
小6(網名)是一直追捧“蚊子男”的“老人”,賣蚊子尸體的事一出現,他便立即在自己的店里打出了這樣的招牌:“蚊子尸體,6元一只,普通家蚊,手工打死的(熱賣中),90%捐與紅十字會。”在小6的店里醒目的位置能看到一個類似于捐贈的承諾書。當記者問他為什么臨近冬天還在網上掛賣蚊子尸體,他說是為了賺點人氣。當初,小6把蚊子尸體掛網上的時候,每天都有幾百人次的瀏覽量,著實讓小6高興了一番。這是小6自2006年開店以來人氣最旺的時候,而且還引來了不少要采訪他的記者,稱贊他的創意好。
在這半年中,小6只拍出了一個蚊子尸體,但對方卻沒付款。“當拍出第一只蚊子時,我特別興奮,然后發動全家人幫我一起逮蚊子,并要求全部手工打蚊子。那天晚上,我們家到處是‘啪、啪’打蚊子的聲音,最終收獲了兩只蚊子,家里人巴掌都打紅了。但后來那個拍了貨的家伙沒有付款,呵呵,想想也是,誰會要個蚊子尸體呢?全當是自娛自樂吧!”小6回想著,發來了幾張狂笑的小人圖片,接著他不失店主熱情問道,“是否需要幾只蚊子?有需要的話,可以立即給你準備。如果你買我店里其他商品的話,可以贈送蚊子尸體,你到店里隨便逛逛。”
“毛球修剪器需要嗎?毛衣地毯沙發起毛了修理一下就跟新的一樣。”
“店里的剃須刀都是正宗的國產名牌。”
……
看到記者對剃須刀感興趣,小6立即把產品詳細圖片發過來,并且告訴記者如何保養剃須刀,刀片該如何處理等,蚊子尸體的事情再也不提了。看來確實如小6所說“掛在那里賺人氣”。
記者在近10天的網上調查中,發現幾乎所有賣家都像小6一樣,拿著蚊子尸體做噱頭吸引買家光顧自己的小店。
這些后來者前仆后繼,打著“蚊子尸體”古怪、好玩的旗號來吸引買家的眼球,以此達到自己推銷其他產品的目的,只是各自在“蚊子尸體”上又多做了一點文章。千奇百怪的“蚊子尸體”現象
在蚊子尸體炒得沸沸揚揚的時候,還有一些人也像寧楠一樣絞盡腦汁叫賣自家的貨。
賣“外星侵略者”
價格:30元
看上去只是一款普通的鬧鐘,可是店主硬把它說成是“被地球人捕獲的外星侵略者”:“這是非常可惡、非常邪惡的外星侵略者,它會在你沉湎于溫暖被窩的時候、卸下內心防御的時候,發出精神電波對地球人進行洗腦攻擊。”
賣“女生游泳池的水”
價格:10元/瓶
“外語院校女生游泳課上采集的池水,如果你對夏日泳池情有獨鐘,它適合你。本品特別采用便攜噴霧式包裝,讓愛伴隨你度過春夏秋冬。本店非但有女生泳池的水,還承接幼稚園泳池的水、男生游泳池的水、溫泉浴池的水等多種規格訂單,具體價格視采集難度及包裝水平而定。”
賣“剪斷緣分”的剪刀
價格:20元
據這家店的主人介紹,他所售賣的剪刀是專門用來剪斷緣分的。
“藍黑色的可剪斷孽緣,橘紅色的可剪斷良緣,不可拆賣,因為它們是相愛的。”賣“貓咪搖頭”
價格:0.13元一次
“只要0.13元,店主就可以替你用黃色逗貓棒在貓咪招老面前搖晃使它搖頭3下。店主莊嚴承諾,每下晃動的角度不小于40度,速度不快于1秒/次。付出一份愛心,讓招老健康一點,我們感謝你!”
“我們的定價建立在對成本的精確統計之基礎上,逗招老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場地成本、逗貓棒成本、照明成本等必要成本。同時,我們必須獲得一定利潤以確保此活動能夠持續開展。最關鍵的一點是,因為招老是一只很可愛的貓。”
接下來這幾位是網絡上的資深買家,什么新鮮好玩的都會趕潮流,直接拍下來玩。趙丹說自己就拍過1只蚊子尸體,“我從小住在高樓里,很少有蚊子,當時看到網上有各種各樣賣蚊子尸體的覺得好玩,就拍下來1只。把幾個好朋友叫到家里來‘欣賞’,血肉模糊的,據說還有‘蚊子男’的血在里面,哈哈,把我們幾個給惡心的………‘小胖信誓旦旦地說他以后要拍個更令人惡心的東西回來讓大家瞧瞧,叫大家都去拍,評選一下誰拍的東西最惡心……”雖然趙丹剛剛畢業,但工作、生活的壓力不斷向他襲來,他與朋友不得不自娛自樂一下,“這也算是給自己減壓吧!”
小鄧在網上看到貓咪“招老”后,幾乎天天要“看望”它,“那只貓咪不算很可愛,甚至是有點呆呆的,不過我看著它就覺得好玩。總之網上有什么好玩的我就拍下來,反正也不會花太多錢。”小鄧總是能最先發現好玩的東西,同學們都稱她為“行家”,要拍個什么東西都會先問問她的意見。“我感覺自己就像探險者一樣,領著后面的人往前沖……”
眼球經濟的策劃
在對以上店主的采訪中,大多數人表示僅僅是玩玩,娛樂自己娛樂大眾。有一些擅鉆營的商家,卻有著很強的商業性目的,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古怪”的商品一經掛到網上便會產生眾多的點擊率。在網絡時代,高點擊率就意味著成功,意味著有錢進入自己的腰包。
48小時,單個商品被刪3次,恢復3次,超過20萬的點擊,這是“蚊子男”寧楠在淘寶上的業績,賺足了人氣之后,他便在網上直言不諱地發表了一篇文章:《我承認,賣蚊子,是一場策劃》。文中坦言:“這徹頭徹尾是一場策劃,一個人的策劃,沒有團隊,換言之,我把眼球經濟當作自己的團隊在利用。我想先把知名度炒上來,再賣一些貨真價實的緬甸翡翠以及紫檀木料。”
寧楠曾在接受采訪中說,“現在是信息時代,包容各種曾經想都不會想到的事物。賣蚊子,至少我不知道曾經出現過(其實EBAY上很多)。這是個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在淘寶的名氣上來后,再放一些真正想買的商品,最終把這些商品賣掉,這就是眼球經濟。”
現在,“蚊子男”消失了,但是他的目的達到了,已經有數十萬的眼球被他吸引。他以后可以利用自己的人氣進行自己真正想做的商品交易,據說還有幾家公司要高薪聘請他作策劃,顯然,寧楠的“眼球經濟”策劃成功了。
無論是賣“蚊子尸體”還是賣“貓咪搖頭”,都是為了賺眼球。這種吸引眼球的再生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引發的經濟效益是具有倍增效應的。這就是為什么網絡的點擊數(訪問量)、網民數往往比利潤更受到風險投資者的重視。在這里,眼球是第一位的,網絡時代沒有眼球就沒有利潤,而沒有利潤的企業最終要失敗。
編輯/馮嵐 ffee@vip.so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