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事件,讓銷售額一發高達103億元的中國奶粉老大三鹿集團頃刻之間轟然倒塌,幾十億無形資產消失,不可謂不慘烈,可是,想想那些失去了小生命或深受病痛折磨的“結石寶寶”,這樣的損失不足為償,
“5·12”汶川大地震引發的愛國激情,北京奧運會帶來的民族自豪感,在這場波及整個乳品行業的事件中,又受到了沖擊,民族食品工業的信譽在全球遭受巨創,“中國制造”這四個字又將進入貶值風潮。
中國土“化學家”們的驚世“杰作”
“三聚氰胺”事件再次表明,如今,我們的食物鏈已經“毒跡斑斑”:敵敵畏浸泡的金華火腿,含有“蘇丹紅”的紅心鴨蛋,“嗑藥”的多寶魚,致病的福壽螺,工業酒精勾兌的白酒,“黑心”月餅,用“瘦肉精”增瘦的豬肉,用硫黃熏白的饅頭、土豆、銀耳,用激素催熟的草莓、獼猴桃,違禁“工業鹽”腌制的泡菜,從下水道淘出來的“潲水油”,肥厚、葉寬、個長、色深的毒韭菜,色素扮靚的紅薯粉條,加入“吊白塊”“堿性嫩黃口”“工業明膠”等化學致癌物的“惡心腐竹”,大量使用甲醛或“福爾馬林”浸泡的水發食品……
諾貝爾化學獎是否應該頒給這個土“化學家”群體呢,以表彰他們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天才式的想象力,讓占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或許,諾貝爾生物獎也應該頒給他們,食品安全形勢如此嚴峻,我們的人口還在增加。中國人的胃能裝下無數的垃圾與毒物,已經練就出特殊材料制成的“抗毒”個體,若是將來地球發生災難或戰爭,我們仍將頑強地存活下來。
其實,食品安全問題存在不是一天兩天了,老百姓對此也是心知肚明。農民說:城市工人兄弟身體真棒,那么劇毒的農藥打到蔬菜、水果、糧食里都藥不死。工人說:還是農民大哥身體棒,這些東西又做成香腸、罐頭、餅干,加了那么多添加劑,而且過期食品、不合格食品都賣到農村了,農民大哥還是那樣壯實。很多尖銳的問題被幾句玩笑化解了。
可是,憑新一代嬰幼兒配方奶粉獲得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三鹿奶粉透露出的違規添加“三聚氰胺”的質量問題,竟“多米諾骨牌”效應般地波及到整個乳品行業,所謂的“奶業巨頭”“中國名牌”“國家免檢”,一個接一個地倒下。行業所遮遮掩掩的膿包被當眾擠破,丑陋無比。這無法不引起人們的憤怒和恐慌。
看過一個漫畫:簡陋破爛的小屋中,一少婦對著簡單的飯菜吃得津津有味。幾十年后,少婦變成了大媽,對著滿桌的山珍海味卻愁眉苦臉,無處下筷,她說:每樣食物都有毒。
節食吧,清水煮清水得了。辟谷吧,多雅致的養生方式!不過,人們已經被氣得肝兒疼,嚇得膽兒破,喝西北風都嫌臟!
板子該打在誰身上?
事件爆發之初,三鹿集團召開記者發布會,將罪過推到“不法奶農”身上。這就跟“山西小煤窯的礦難是某些礦工違反安全規定施工造成的”、“城管野蠻執法是臨時工干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退一萬步,不說那疑點重重的“三聚氰胺”添加方法,單說那號稱很規范很完備的1100道工序,“被污染”的問題奶就檢測不出來嗎?
蒙牛則信誓旦旦地辯白:確保出口奶制品和供應香港的奶制品均無問題。大陸的孩子就活該當小白鼠、吃劣質奶、得腎結石嗎?
伊利更絕,聲明供應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牛奶安全,并以在“三聚氰胺”事件黑名單上22家乳制品企業中,違規添加“三聚氰胺”的產品批次、劑量較少而先自我原諒了一把。
魯迅說過,他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今天,事實擺在眼前,一些企業竟是如此無恥,如此不擇手段。
主流品牌尚且如此,無良小商家的職業操守就更無從談起。
在這種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狀況下,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關于食品內含物的長期毒性或致癌情況的調查在中國大陸卻還幾近空白。這就導致食品安全事故每每發生,馬后炮的專家才跳出來,借點歐美的研究成果,指手畫腳,一通賣弄。
而“三聚氰胺”事件無疑也是我國質量檢測監督機制嚴重缺失的又一次表現。
他山之石:美日怎樣保衛食品安全
100多年前,大洋彼岸的美國,同樣是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假藥橫行,他們的安全狀況比當下的中國更讓人揪心。這在美國作家厄普頓·辛克萊的紀實小說《屠場》中有詳盡描述。但現在,他們幾乎被稱為世界上食品供應最安全的國度。
為什么?因為有了Harvey Washington Wiley(簡稱“威利”)這樣的人。當時他的身份是農業部化學局的首席科學家。
作為一名科學家,威利博士深知“科學濫用”之于食品的危害,在科學人文主義理想的驅使下,他不遺余力促成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尤其是《純食品和藥品法》——這部法律的誕生,幾乎奠定了美國現代藥品法的雛形與骨架,直接催生了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今天,FDA已擁有100多個分支機構、數千名科學家為它服務)。其中懲罰性賠償和集團訴訟制度,成為拯救食品安全的利器。
人們懷念威利,懷念他的貢獻,更懷念他所堅持的科學人文主義理想的價值。
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最完善、監管措施最嚴厲的國家之一。日本擁有較完備的《食品衛生法》,還于2003年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確立了“消費者至上”、“科學的風險評估”和“從農場到餐桌全程監控”的食品安全理念,并在內閣府設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與法律明確規定的食品安全監管機關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對日本的食品安全構筑起堅實的防線。
在對食品安全有苛刻要求的社會氛圍中,今年9月16日,日本爆出稻米加工企業“三笠食品”倒賣受污染大米事件。當晚,“三笠食品”的代理商、奈良廣陵町米谷公司社長便在寓所上吊身亡。這位日商剛烈地以死謝罪的行為不宜效仿,但卻體現了企業主起碼的責任擔當、羞恥心與敬畏生命的本能意識,是對我國那些肆意違法、發現問題還百般狡辯、推諉塞責的食品加工企業的當頭棒喝。
食品安全,誰來為我們把關?
溫家寶總理9月27日出席“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年會”開幕式,談及問題奶粉事件,他表示,“中國政府會迅速提出振興中國整個食品業的規劃。不僅是食品,更不僅是奶制品,使整個‘中國制造’成為中國人放心、世界人民放心、有信譽的產品。”
政府的表態自然快慰人心,但最首要的還是健全完善制度,依法重典治亂。
2007年10月3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草案)。從《食品衛生法》到《食品安全法》,雖兩字之別,但已經清晰地看出立法者的思維改變——問題食品帶來的并非僅僅是“衛生”問題,而是“安全”大問題。
其實,早在2006年,在食品安全領域相繼發生了蘇丹紅、孔雀石綠、瘦肉精等事件后,全國政協委員韋云隆曾痛斥制販有毒食品的本質是“食品恐怖活動”。
法律精神雖已上升到“安全”高度,但懲戒手段仍顯溫和。例如,草案規定,遇不安全食品,消費者可獲其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生產經營不安全食品者,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最高多達貨值金額20倍的罰款。那么,一塊售價5元的問題面包,消費者只能獲得50元的賠償金,無良商企只需繳納最高100元的罰款,能帶來多大壓力?
“苛刻”是很多國家對食品安全立法時貫穿始終的指導思維。懲罰性賠償不應以輕飄飄的“食品價格”為基數,而應以生命的名義給食品安全重新“定價”。
也有人認為,食品生產領域亂象的根源是我們尚未培育出一個有效率的市場淘汰機制。企業違法的成本較低,自然造成只重視自身的利益,而忽視公眾的利益。因此,我國應借這次乳品行業整頓的良機,由食品行業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市場成本和淘汰機制。
首先,建立起信用體系,通過工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和銀行系統的聯網,凡是擔任企業領導期間出過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人員,若干年不得重用;影響惡劣的,終身不得重用。其次,政府對于問題企業,不要輕易出手挽救,應該順應市場的力量進行調整。最后,適當引入懲罰性賠償機制。判定企業付給受害人遠高于實際損失的補償費用,增加企業的違法成本,民眾的食品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保衛餐桌,咱能做些什么?
民以食為天,但頻繁的食品安全事件,卻讓老百姓陷入了“食”面埋伏。誰讓咱們餐桌上的食品,需要經過一條“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呢。
不過,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應對之法。一言以蔽之,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
先說戰略方面,咱們應學會自我寬慰,自覺上升到“沒有絕對的食品安全”的意識高度。安全食品也會滋生病原體、腐敗菌或微生物,作為“食物鏈”的終端,個體的耐受性、過敏反應等差異,都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三農”問題現實的困境。不施農藥,土地就沒有收成。不喂藥品,禽畜就要生病。比多數消費者更弱勢的農民將怎樣生存呢?真得喝西北風了。再者,我們的專家不是說凡事“不必過分恐慌”嗎?“高露潔牙膏”“杜邦特富龍不粘鍋”“三聚氰胺含量低于15毫克/公斤的奶粉”都是安全的……
再說戰術方面,老百姓自求多福之余,還得練就一雙慧眼。如果功夫不到家,記住“忌口”的原則:管住自己的嘴,少在外面吃(尤其是小孩),少吃零食,少喝飲料。
肉蛋類:
少吃內臟,內臟是有毒有害物質的解毒中心、集散中心,也是富集中心。
避免吃到淋巴,如動物脖子上的淋巴結,內含大量的巨噬細胞,是吞噬和儲存細菌及有害物質的主要場所。
禽類的頭盡量少吃。禽類吸收的重金屬主要儲存于腦組織中,故有“十年雞頭勝砒霜”之說。
盡量買本地產的魚類,如果是外地的魚就盡量買冰鮮魚。因為正常情況下,新鮮魚常溫下高密度運輸的存活時間是8小時。
白毛肚不能吃,世上本無白毛肚(只吃奶的小牛肚例外),各種毒液泡多了,也就有了白毛肚。
貝類在海鮮中最應該少吃,因為殼的緣故,烹飪中很難達到食品安全要求的溫度。
選擇外觀正常、無粗糙顆粒,無血絲、不畸形的蛋。避免吃溏心蛋,松花蛋最好帶殼加熱煮制,并且配上姜醋汁食用。
蔬果類:
盡量選擇正規市場購買放心蔬果,水果要吃中間上市的,蔬菜要吃新鮮上市的,別買反季節的。
能買到本地人自己提著籃子賣的蔬菜最好,很可能是自留地里多出來的,有點蟲不要緊,洗干凈就好。用洗潔精洗蔬果。菜農使用最廣泛的有機磷農藥根本就不是水溶性的,用水泡掉農藥只是心理作用。洗潔精的成分是十二烷基磺酸鈉,殘留的痕跡量不會對人體有什么毒害作用。
蔬菜基本上顏色越深越排毒,氣味越怪越驅蟲。蔬菜中農藥含量較高的:黃瓜、卷心菜、韭菜、小白菜、油菜、花椰菜、豆角和甘藍……蔬菜中農藥含量較低的:芹菜、生菜、甜菜、玉米…… 水果中農藥含量較高的:蘋果、生梨、桃子、葡萄、草莓……水果中農藥含量較低的:香蕉、菠蘿、彌猴桃……
不吃果脯蜜餞。慎喝透明的瓶裝的果汁飲料,因為果汁中某些成分有見光變質的特性,添加穩定劑的例外。
其他:
速凍水餃之類,不能買散裝的,很可能混有過期的、解凍的、壞包的拆開來賣。
食用油選擇標明“非轉基因”、壓榨工藝的,并且經常換著用。
自制豆漿雖好,但并不適合兩歲以下的兒童食用,并避免選用轉基因大豆。
別為了保健品的概念替它的廣告費買單。保健品企業找食品專業教授做項目,都不好意思送自家產品,原因嘛,大家心知肚明。
編輯 任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