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遼寧沈陽市東部的大東區,是沈陽最大的城區。伴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鏗鏘步伐,老城區走出新思路,大東區走出新思路成為北方著名的新型工業區。
民國時期,這里建成東三省兵工廠。悠久的民族工業給大東獨特的工業風骨。區內已形成以汽車、飛機發動機、機械設計制造為主的龐大的產業群,大東區成為中國著名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基地、輕型汽車生產基地。
數字中的變化
大東區區長于振明用事實說明大東區的變化。一是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相協調。2007年,完成全口徑稅收54.24億元;從入區庫稅收看,入區庫稅收達到9.5億元。二是速度與效益相協調。2007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5.5億元。三是投資、消費、出口相協調。
工業發展空間目前有三大塊:一是歐盟經濟開發區,18平方公里產業區正在分期、分批實施土地整理;二是汽車產業,沈陽市初步形成20平方公里規劃,并確定主體在大東區;三是城區工業存量,圍繞發展都市工業,正在建設中韓科技產業園、清華科技園二期等載體。三產也有三大塊:一是東中街商業區,規劃5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面積120萬平方米;二是沈海物流區,目前綜合土地存量有120萬平方米;三是棚戶區存量,將用于發展商業、房地產業。沈陽已確定歐盟經濟開發區工業用地、生活服務配套用地的出讓金、配套費全部留存開發區。
去年,在工資套改、規范津補貼、預發績效、落實低保邊緣戶等“十一個方面”群體救助,新老社區建設、政府補貼房建設等各項事業改革、民生工程建設方面共計支出4億多元,保證老百姓該拿的錢拿到手。
老城區的新工業
在提到今年的工作思路時,于振明馬上進入正題:
“大東要回答好三個課題,具體是回答好三個‘怎么辦’。”
“面臨城市大發展的趨勢和‘優化結構年’的要求,怎么辦?”發展汽車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抓好東中街建設,重點建好歐盟經濟開發區。
“處于城區之間的激烈競爭,怎么辦?”目前,城區之間的競爭體現在入區庫稅收和開發區建設上。打造空間、引進項目、增加稅源。
“面對廣大群眾對大東的殷切希望和過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怎么辦?”大東的‘三大工程’得到肯定,經濟建設和民生工程反映群眾的所思所想。
在經濟運行“兩個提升”定優勢。一是速度提升。二是質量提升。在保證速度的前提下,要提升發展質量,提高工業增加值、三產增加值,增強二三產業良好互動性;同時,還要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
在工業發展定優勢。打好汽車產業牌,實實在在地引進歐美重點項目、汽車產業配套項目、老城區企業改造升級項目。打好都市工業牌,重點建設中韓科技產業園、清華科技園和都市工業園。
在現代服務業發展定優勢。概括為“三大板塊”、“三大拆遷”、“三大目標”。“三大板塊”就是東中街商業區、沈海物流區和萬泉文化產業區。“三大拆遷”,一是棚戶區拆遷;二是舊城區拆遷,特別是東中街區域舊城區拆遷;三是企業拆遷。“三大目標”,即建設新的現代服務業中心、新的物流產業中心、新的文化娛樂產業中心。
在招商引資定優勢。加強載體招商,盯住重大項目、總部項目、世界500強項目。加強項目招商,抓好龍之夢亞太中心、國瑞和鵬利等重大載體項目的招商和工業骨干企業招商。加強招商資源整合,提高專業招商質量和水平。
“在增進和諧和真抓實干的精神狀態上定優勢。圍繞社會事業發展和民生工程建設,為老百姓多做好事、實事。”大東人看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