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NO.1 SMART 販賣體驗
“SMART 自動售賣機”是個可以在內部停放一部Smart Fortwo 實車的精巧小屋,其神奇之處更在于它兼具自動售賣機的功能,每次只需投入一枚1 元硬幣,你就可以從售賣機中得到一個神奇別致的“SMART 魔方”,魔方上包含了SMART 這款車的最新信息。在這個過剩的時代,終端體驗變得越來越重要,但讓人眼前一亮的終端設計卻越來越少。SMART 自動售賣機不是販賣產品,而是販賣體驗,而且選擇主流城市的黃金地段,這樣有創意的企業路演令人稱道。
NO.2 英特爾的“ ”營銷
每年他都在為英特爾形象如何能深入人心而費勁思量。“更多的創意來自于電腦的使用者。”今年,他上的項目是網絡上頗為流行、讓更多的人感同身受的一個詞“ ”的延伸。這是英特爾感情營銷的一張新牌。發現網絡流行“ ”、到建設網站、組織專業話劇演員班底操練“ ”劇。英特爾找到了“ ”這樣一個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情緒,成為網絡營銷的一個高手。
NO.3 應景的ZARA 用“麥時尚”過冬
當世界籠罩在金融危機陰影下時,何種營銷手段是避風港?答案是“麥時尚”,戲稱為“McFashion”。前綴“Mc”取自快餐文化的始作俑者“McDonald’s”( 麥當勞),新詞意思是一種“快速、有價格親和力的時尚”。麥時尚的最具代表性品牌是西班牙的ZARA,其成功有三點:一、定位成功:“一流的品牌、二流的產品、三流的價格”;二、超強大供應鏈:從設計到鋪貨只需要12 天時間;三、時尚、低價、快速、少量多樣。
BLACK
NO.1 假仗義的牛根生
牛根生的落淚和萬言書把蒙牛危機帶上了民族品牌危機的高度,而消費者的輿論導向卻是牛根生根本不配談民族品牌,企業與消費者關于這件事的認識出入不小。無論如何,牛根生贏得了來自廣大民族企業的現金支持,但牛根生對媒體和消費者做的這場秀卻徹頭徹尾的以失敗告終了,媒體不買賬,消費者不買賬,更大的負面效應仍然如雪崩一樣醞釀。
NO.2 加多寶的粗糙
“封殺王老吉,號召網民買光王老吉,上一罐買一罐”的口號一度成為經典,在愛國主義情感的渲染下,這些帖子理所當然得到了眾多網民的支持。“要捐就捐一個億,要喝就喝王老吉”之類的短信也在人群中像病毒一樣迅速傳播。但就在對加多寶王老吉贊譽的高潮還未消退之際,加多寶又一次成為了話題焦點。玩弄網民感情、索要回扣丑聞讓加多寶剛剛建立起來的高大形象瞬間倒塌,形象被大打折扣,讓人不禁感慨病毒營銷的正負效果。
NO.3 央視又急眼了
11 月15、16 日,央視《新聞30 分》將第一大中文搜索引擎推向風口浪尖,連續兩天報道百度的競價排名黑幕,百度競價排名被指過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結果,引發垃圾信息,涉及惡意屏蔽,被指為“勒索營銷”。央視的行為太令人玩味。歷史證明,凡是和央視在廣告資源上涉嫌大宗業務交叉的都難逃央視的魔掌,理由卻仍舊冠冕堂皇。
分眾后是百度,百度后呢,恐怕會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