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相關文件顯示,2000年我國養老金“空賬”還僅僅為360多億元,到了2005年底,“空賬”已經達到8000億元。而這也是所謂的延遲退休方案被提上議事日程的重要原因。
為什么養老金虧空如此之大?要回答這個問題,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近年來暴露出來的一系列的社保基金案。社保基金案告訴我們,之所以發生虧空,是因為這些基金已經被違規使用。
看看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浙江金華的社保大案,該省官員挪用社保金額達數億元;而臭名昭著的上海社保基金案中,原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違規拆借社保基金達32億元;山西太原社保基金挪用詐騙案,涉案金額也近1.8億元;此外,黑龍江阿城市社保局將918萬元借給企業用做流動資金,河南濮陽市勞動保障局減免企業870多萬元養老保險費換取六輛轎車使用等,造成的社保資金損失都是天文數字。
再看廣州:2003年,廣州市社保基金被挪用近9億的事情曝光,到了2004年,廣州市勞動局披露,大概有85%的社保基金被投入房地產行業,由此揪出廣州市勞動保險公司經理劉雨宏從1993年到1996年期間,違規審批社保基金7億余元非法運營,造成損失5.2億元的驚天大案。而到了2007年4月2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對廣州社保基金管理的調研情況顯示,廣州尚有6.6億元社保基金沒有追回。
有學者嚴正指出,目前我們國家的基金管理非常混亂,社保基金爆出一大堆問題是順理成章的事。“社保基金案出這么多問題,在我看來,一點也不奇怪。當時上海社保基金案發,隨后牽連陳良宇落馬。人們對此大為驚詫,我卻一點也不震驚。你要是了解社保基金案的管理流程,你就會有這樣的想法,社保基金管理出問題是遲早的事。之所以這樣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權力化運作和商業化運作。”這樣說來,養老金虧空也是這一必然之延伸。
其實,在經濟學者那兒,養老金虧空,早已就不是什么新聞。只是現在缺口過于夸張才成為新聞而已。而且,最近5年的趨勢表明,這種缺口每年以22.2%的漲幅蔓延,如此速度之擴張,如果不從根本上加以遏制的話,其后果真的不堪設想。
關于養老金、社保基金等話題是政府對外諱莫如深的一大禁忌。這些資金被違規使用,主要是由于其受行政權力的掌控,近年來政府為發展地方經濟等原因,不斷將其商業化。商業化運作的結果是別的行業發展了。這些錢生了別的錢,也就“一去不回頭”了。同時,這些“保命錢”有多少落入了私人腰包都很難說。
如果不從制度設計上根本改變養老金的管理,而花大量精力討論什么延遲退休,這恰恰是繼續假以時日讓養老金進一步被蠶食、被侵吞、被挪用、被轉移……
難道這些問題知情者嗎?難道管理基金管理部門沒有不知道問題之所在?難道我們善于深挖細掘的老記們不知道這些問題?難道一定要等問題捂不住才揭露出來?我們的媒體到底為誰說話?我們到底應該為誰說話?我們到底應該站在哪個立場說話?
不談根本問題,不談關鍵問題,不談要害問題,在貌似枝節的問題上做文章、寫報告、找出路,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避重就輕、做表面文章、環顧左右而言他的無稽之談。一言以蔽之,“延遲退休”并非解決養老金虧空問題的根本之道,而實際上是要無辜的百姓為政府在基金管理上的嚴重失職和官員的腐敗買單。
(摘自凱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