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美國總統選戰強弱懸殊,民主黨的奧巴馬大比率戰勝對手共和黨的候選人麥凱恩。布什家族又面臨宿命,在衰退中下臺。布什總統和他父親老布什一樣,在經濟衰退聲中,把總統之位由共和黨之手讓予民主黨手上,但這是否又一次為對手鋪平未來的復蘇之路呢?
老布什擔任總統時,出兵攻打伊拉克,發動震驚世界的“沙漠風暴”,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可惜最后仍不敵經濟不景,老布什在無奈中連任失敗。諷刺的是在下臺前,他連串提振經濟的措施終于見效,有評論認為若經濟復蘇早來3個月,老布什就不會敗在不知名的小州州長克林頓手上,而克林頓在老布什打造武力震懾全球、經濟重現增長的基礎上,終于成為美國最受選民歡迎的總統。
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布什重蹈老父的命運,不同的是,奧巴馬上臺,他是否會像克林頓那樣“走運醫生醫病尾”呢?
老布什時期的衰退,多少與前任總統里根大花軍費和蘇聯展開軍備競賽有關,這個形式的不景氣,挽救方法早有靈方;相反,今次金融海嘯來勢洶涌,即使情況穩定下來,但不少分析都擔心,美國會步日本后塵,出現L形的長期疲弱。
面對史上罕見的衰退威脅,布什離任在即,依然不斷推出救市方案。同一時間,美國經濟不斷潰退,最新一波威脅來自信用卡壞賬增加。不過,由于財政部日前再開出藥方,準備動用4萬億元為房貸“包底”,協助業主重組貸款,令人對穩住局面看到一線曙光。美國樓市被視為是觸發巨災的“跌市之母”,現在政府把重藥落在關鍵環節,無疑是增強了外界對救市的信心。
奧巴馬會否像克林頓一樣幸運,暫時不得而知。可以估計的是,就算金融海嘯在他上任后逐漸過去,滿目瘡痍的經濟仍然百廢待興,同時他亦要花費精神,處理美國撤出伊拉克的安排,以及當地將會出現的局面。在內憂外患急需解決的情況下,就算奧巴馬曾高調指斥中國為匯價操縱國,但他對中國發動封鎖的能力極為有限,如果按照他一貫的務實作風,選舉前對中國的指責,極有可能變成一種姿態,未來中美兩國,仍然是需要互相合作多過對抗。
(摘自星島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