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泥叢林般的臺北進入水云相接處的花蓮,仿佛真的踏入了一片蓮花凈土。花蓮溪東流入海,溪水與海水激蕩澎湃,稱為“洄瀾”,后人依諧音就叫做花蓮。靠山面海的花蓮開發較晚,還保持著原始之美,被譽為“臺灣最后的凈土”和“臺灣的大花園”。而文化獨特的阿美族人則為自然的花蓮增添了幾分神秘。
清水斷崖
地址:蘇花公路沿途
崇德大隧道,是清水大斷崖的入口。背后是陡峭的山崖,前面是無際的太平洋,這段全長21公里的世界第二大斷崖,是到達花蓮前的第一次驚喜。車行在路上,太平洋的拍打通過崖壁、汽車直接傳向了你的身體,臨海觀潮,大有驚心動魄之感。如果膽量不足,真的要嚇出一身冷汗。
太魯閣國家公園
經過清水斷崖的心理緊張考驗后,很多游人都會在大巴上小憩一會兒,不過不必擔心錯過美麗風景,當你聽到一片“啊呀”的感嘆聲時,太魯閣國家公園就到了。去過的人都會用“鬼斧神工”四字來形容太魯閣的大理石高山、峽谷之險。
紅墻黃瓦的長春祠是為紀念筑路殉職員工而建造的,祠前的飛瀑如練,“疑是銀河落九天”。燕子洞是一段峭壁,上有數不清的水蝕而成的小洞,引來燕子無數在此定居,形成“百燕鳴谷”的奇景。太魯閣最有名的當屬九曲洞了,是由一連串百轉蜿蜒的隧道連綴而成,因國民黨元老梁寒操題寫的“九曲蟠龍”而得名。
公園內的珍稀物種不勝枚舉,幸運的話,你還能跟臺灣獼猴豬或者臺灣黑熊來一次親密接觸。
小貼士:雖然驅車前進,可為了一探幽境,游客還是需要換好適合野外的鞋子和裝束,不然如何領略“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體驗呢?在野外最好不要飲用從雜草中流出的水,而以從斷崖或巖石中流出的清水為佳。
花蓮
花蓮市的兩大特色是花蓮小吃和阿美族風情,而阿美族傳統美食又是花蓮美食中的佼佼者。據說阿美族是千年前遷居于此的馬來人的后代,“杜侖”是阿美族語,也叫麻糕,是小米煮成小米飯,再放入臼中不斷搗打,使之凝結成塊狀,成為又黏又韌的“杜侖”。“阿里碰碰”是“南勢阿美”特有的食物,也稱為阿美飯包。阿美人利用海濱常見的林投,把葉子摘下編織成袋狀,塞入生糯米水煮或干蒸,吃起來具有獨特的芳香。
小貼士:花蓮特產
豐興餅鋪、曾記麻糬、惠比須餅鋪(百年老店)、炳福堂花生(50年老店)、剝皮辣椒、元利芋泥酥、玉里廣盛堂羊羹、德利豆干。
臺東石梯坪
石梯坪位于臺東的港口村,一排排伸入海中的石頭搭成了天然的觀景臺,所以叫石梯坪。去石梯坪的途中還會經過北回歸線的標識,再次提醒你是置身于寶島臺灣。
小貼士:石梯坪是休息和下吊鉤的好地方。來石梯坪的人多是為釣龍蝦而來,可那真是需要點專業技術的。
臺東知本溫泉
第三晚,旅行團到達知本。知本因碳酸溫泉而得名,是“臺東第一景”。這種無色無味的溫泉水,對關節炎、神經痛都有非常良好的治療效果,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松弛肌肉關節,為你洗刷掉旅途多日的舟車勞頓。
小貼士:知本溫泉區是臺灣的原住民族聚居區,民族美食與各色山菜野味是購物的首選。你無須自己去尋找,隨處可見的小販都會向你介紹口感極好的鳳梨。此外,溫泉山區的洛神花是個好東西,美國和歐洲每年都進口大量的洛神花來制造果醬和朗姆酒,它還是保肝、降血壓和促進睡眠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