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是中國目前重要的機電出口產品,也是全球化特征最明顯的機電產品之一。中國摩托車產業崛起于上世紀90年代,1993年,中國摩托車年產量達到335萬輛,一舉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1大摩托車生產國,并且連續15年保持世界摩托車生產冠軍寶座,而摩托車出口數量也從2001年起連續7年名列世界第1。目前,廣東、重慶、江浙3省(市)擁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廣東省雄踞首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摩托車產量連年增長、直線上升,已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廣東摩托車產業憑借著優越的地理優勢和優良的出口品質,已形成以華南摩托、大長江、天馬、飛鷹等幾大摩托車生產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廣東生產的摩托車除供應國內市場外,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出口連年高速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入世6年出口增勢喜人。在全國摩托車出口中的重要地位日益鞏固廣東摩托車產業借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發展良機,近年來,實現了飛速發展。據海關統計,入世前2001年廣東摩托車的出口量僅為14.1萬輛,2007年則迅速攀升至260.5萬輛,6年出口量增長達17.5倍,年均增幅高達到62.6%;年出口值由2001年的4922.7萬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11.7億美元,年均增幅達69.5%;年出口值占同期中國摩托車出口總值比重亦由6.6%上升至30.5%,廣東摩托車出口在全國的地位也快速提升。2008年1~4月,廣東省摩托車出口量和出口總額分別為81.8萬輛、4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6.1%和16%,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出口摩托車檔次不斷提升。出口均價穩步上升,國際市場競爭實力逐漸提高 近年來,廣東省摩托車生產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充分發揮名牌對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導向作用,迅速崛起并成為全國同行矚目的研發、制造基地,摩托車出口檔次也不斷提升,出口產品均價穩步上升。2003年,廣東省摩托車的出口均價僅為1 70美元/輛,之后出口均價逐年攀升,2007年已提高至448美元/輛,2008年1~4月的出口均價進一步攀升至489美元/輛,整體出口檔次得到提升。
出口企業減少。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2006年3月,中國開始實施《規范摩托車產品出口秩序》,同年3~12月,廣東省有出口記錄的摩托車出口企業165家,同比減少36家。2007年,廣東省有出口記錄的摩托車出口企業192家,出口企業規模日益壯大,出口量超10萬輛的企業有6家,這6家企業的出口量已達123.5萬輛,占同期廣東省摩托車出口量的47.4%,廣東省摩托車出口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2008年1~4月,廣東省出口摩托車超過5萬輛的企業已有4家,同比增加了3家,出口摩托車38.7萬輛,已占同期廣東摩托車出口量的47.3%,同比提高了7.9個百分點。
廣東省摩托車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占7成,出口效益得到保證相對于加工貿易出口僅賺取加工費來講,一般貿易出口中企業直接面對國際市場競爭,直接創匯,含金量更高,是體現一個地區產品國際競爭力、經濟實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廣東省出口的摩托車絕大部分是以一般貿易為主的,近年來,中國加強出口退稅的及時清還提高了企業資金周轉能力,促進企業擴大一般貿易出口,一般貿易出口持續快速增長,占總體出口額的比重持續提高。2008年1~4月,廣東一般貿易出口摩托車65.8萬輛,出口額達2.9億美元,比同期分別增長了3.2%和6.4%,分別占同期廣東省摩托車出口量、出口額的80.4%和73.7%。
中小排量車型為出口的主力車型。但出口附加值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廣東省摩托車出口以燃油型的中小排量摩托車為主,2008年1~4月,廣東省出口的摩托車車型中97.7%的排氣量小于150ml,其中排氣量在100ml至125ml的摩托車出口量為51.6萬輛,占出口總量的63%,比同期增長19.8%;出口排氣量在200ml至250ml的摩托車1558輛,比同期迅猛增長了9倍,但出口排氣量在150ml至200ml的摩托車5871輛,比同期下降了63.7%;雖然廣東省摩托車出口結構不斷改善,但出口附加值仍需進一步提高。
盡管近年來廣東省摩托車出口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但通過對廣東省10多家摩托車企業的調研,可以發現目前廣東省摩托車出口仍存在風險。
出口市場過于集中在非洲和拉美地區被調研企業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非洲、拉美地區。其中,尼日利亞、埃及、委內瑞拉等幾個國家幾乎都被不同企業認為是目前或將來的主要出口市場。數據顯示,目前,近一半的摩托車出口市場集中在非洲,且增長異常迅猛。2008年1~4月,廣東省對非洲出口摩托車38.5萬輛,同比增長32.3%,占同期廣東省摩托車出口總量的47.1%。此外,對拉美地區出口19萬輛,同比略微下降1.7%。
出口種類單一。大排量車型市場開拓步伐緩慢 目前,廣東省逾9成的出口摩托車為排氣量150毫升以下的車型,2008年1~4月,排氣量在100 ml~125 ml的車型成為廣東省摩托車出口企業的主要產品,出口量為51.6萬輛,同比增長19.8%,占同期廣東出口總量的63%。而同期,廣東省出口的排氣量在250ml~400ml車型的摩托車220輛,出口排氣量在400ml以上車型的摩托車僅為2輛,大排量車型市場開拓步伐緩慢。據了解,企業在大排量車型生產和出口上均存在欠缺的原因在于,歐美、日本等國的摩托車生產主要集中在大排量的休閑車,廣東摩托車企業在產品技術、質量和外觀上都難以與之競爭;其次,雖然部分摩托車企業通過研發已經具備了生產大排量車型的技術,但也受到零部件廠家生產的配套零部件無法批量生產的制約。
廣東摩托車出口產品存在同質性現象,產品出口價格競爭激烈 目前,廣東省主要的出口車型集中于小排量車型。由于市場的高度集中和產品技術差別不大、產品特色相近,因此,廣東摩托車出口產品同質性現象較為突出,出口企業大多通過價格競爭的方式爭取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利潤。2008年1~4月,在人民幣加速升值、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成本不斷漲價、出口退稅率下調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廣東省部分摩托車車型出口均價仍呈下降趨勢,如排氣量在125ml~150ral的摩托車出口均價價為449美元/輛,同比下降6.8%。從長期看,若出口企業不及時調整經營和外貿策略,將有可能引發更多的貿易摩擦。
廣東摩托車出口不斷遭遇國外貿易摩擦的考驗近年來,廣東省摩托車涉及的貿易摩擦案件主要有以下5方面的特點:一是進口國市場消費需求潛力巨大,進口量增長迅猛;二是中國摩托車在進口國市場價格優勢明顯三是進口國生產企業難以與中國的摩托車企業進行競爭,但進口國政府希望發展與中國競爭的本國產業;四是案件主要集中在政府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強的發展中國家;五是發達國家由于不涉及同車型產品競爭,主要通過技術壁壘和關注質量安全等方式發起。中國加入WTO后,廣東摩托車出口遭遇了越南、巴西、歐盟、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壁壘,對廣東摩托車出口形成了越來越大的障礙。
國外爭執不斷的專利糾紛和日益增多的貿易壁壘,使廣東摩托車產業的國際化之路險阻重重;國內原材料漲價、出口退稅政策、人民幣升值、政府監管部門管理的日趨加嚴也使廣東摩托車制造企業面臨更大壓力。單純依靠仿制、價格戰等可以被簡單復制的優勢行走天下的時代已日漸遠去,廣東摩托車企業應主動適應政策調整,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主動調整外貿市場策略,注重長遠目標,逐步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并注重自主品牌建設,有效實現知識產權保護,謀求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商、協會作用合理協調會員間利益。政府部門應進一步拓寬政企信息交流平臺,及時給予企業行政指導和服務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