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越南發展歷程,引入外資、GDP高速增長,股市,樓市一夜暴漲,這種過程似乎無數次在被譽為新興市場的發展中國家上演。那么,此次越南金融危機的爆發,是不是在為那些同樣面臨通脹壓力的發展中國家敲響警鐘,中國又將從中獲得何種啟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室主任張曉晶表示,在過去的5年里,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現在進入適度回調時期不足為奇。雖然越南金融危機影響不了整個中國經濟,但要做到未雨綢繆。
越南金融危機禍起通脹
通脹失控是導致越南危機出現的最重要原因,而越南出現通脹失控的原因在于民眾對通脹預期的高漲、寬松貨幣供給和內需的強勁增長。
中國企業海外發展中心主任、美國格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孫飛認為,輸入型通脹是越南經濟問題的導火索。越南的危機是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造成的,但核心是由于它的基本面問題,已經處于貨幣危機、金融危機的邊緣,只不過目前還沒有大規模地爆發,一旦政府措施不力,導致越南居民對國家經濟的信心崩潰,金融危機一觸即發。
對此,國泰君安金融行業研究員章秀奇也作了較為深入的分析。他認為,本次越南金融危機產生的主要推動力是通脹失控,而不斷擴大的貿易逆差和政府的財政赤字加劇了其宏觀經濟的不穩定性。通脹失控的主要動力來源于國內對通脹預期的高漲,過剩的流動性和強勁的內需。
與中國的通脹情況相似,越南通脹的主要原因也是糧食價格的飛漲。今年5月份越南CPI同比漲幅高達25.2%,其中,食品類同比上漲42.35%,國產食品類同比漲幅高達67.84%,而且月環比增速也創下新高,食品類CPI月環比上漲22.19%。
根據國泰君安的研究,越南通脹對經濟影響的傳導順序是,通脹上升一政策緊縮一需求下降一經濟增速放緩。當經濟增長放緩伴隨貨幣緊縮,將會把負面影響傳遞至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進而影響到銀行體系的資產負債表,投資者開始懷疑整個經濟的穩定性。越南特殊的地方在于其經濟基本面比較脆弱,存在政府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這時投資者的擔心加劇,資產加速被拋售,資金開始流出該國,貨幣貶值,宏觀經濟進一步惡化。
金融危機六要素已具備
雖然越南并未全面爆發金融危機,但孫飛認為,越南現在已具備了發生金融危機的幾點要素,包括越南盾估值過高、國內通脹嚴重、外匯儲備比較少、經濟基本面不堅挺、經常項目持續逆差、資本套利的投機行為嚴重。
而上述現象也與當年東南亞經濟危機非常相像,張曉晶認為,越南目前出現的經濟問題與當年東南亞經濟危機的情況非常相似,在越南經濟出現調整的這8個月時間里,整個新興市場都面臨著調整,而美國次貸危機又進一步加速了這種調整,部分新興市場出現大量的資金流出,導致股市、樓市等資產價格大幅下降。
孫飛進一步分析,越南的經濟體比較弱小,2007年GDP僅700.22億美元,抗風險能力低,經濟基礎薄弱。越南的貿易逆差有140億美元,外債規模也達到240億美元,但外匯儲備只有180億美元,現有外儲規模還不足以償還外債。
去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以來,美元持續貶值。美元貶值直接造成國際能源價格、原材料價格、糧食價格上漲,這對越南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
孫飛表示,越南經濟總量小,最容易受到美元貶值影響。越南目前輸入型的通脹非常嚴重,由于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越南企業成本過高,利潤空間受到擠壓。與此同時,越南為了控制已經高企的通脹,開始大幅度收緊銀根,越南中央銀行將基本利率一次性調高了325個基點,從8.75%上升到12%,使企業貸款緊張,資金斷鏈,無法生存。
就在越南通脹惡化之際,美聯儲又發出不再降息通知,相當于對游走在外的國際熱錢發出號召,熱錢在越南經濟不好和美元走強的雙重刺激下撤離,越南股市大跌65%。
不會引發亞洲金融危機
其實,越南目前面對的經濟問題,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過或者正在面臨這樣的問題。孫飛表示,越南目前徘徊在金融危機的邊緣,如果采取適合的宏觀調控,還是有希望避免經濟危機的。越南經濟總量比較小,應該不會對別的國家造成嚴重影響,還不至于成為亞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對此,張曉晶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他認為,我們要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經濟增長的放緩。在過去的5年里,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現在進入適度回落調整的時期不足為奇。對于越南來說,由于經濟體小,抵抗外部沖擊的能力較弱,在次債外因和經濟增長回落內因的影響下,經常項目收支惡化,貿易逆差不支持高匯率,從而導致本幣貶值,大量資金流出本國。
他表示,當新興市場經過調整后,資金還會繼續尋求投資機會,會再度流入這些新興市場。中國今年第一季度FDI同比增長六成,說明新興市場還是具有吸引力。
不過,國泰君安研究所依然認為,越南的金融危機很可能會在東南亞地區有所擴散,部分高通脹且經濟基本面較脆弱的國家,很可能被高通脹擊倒,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如菲律賓等。
中國經濟受影響可能性很小
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4月,中國在越南有571個有效的投資項目,投入資金在越南投資的82個國家和地區中名列第11位。那么,越南如果爆發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又將造成何種影響呢?
張曉晶表示,越南經濟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的可能性很小。首先,中國經濟基本面很好,有大量的貿易順差,投資熱情雖然有所減少,但依然高漲。其次,中國是大國,在各項經濟政策上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對此,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莊國土也表示認同,雖然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企業在越南也有不少投資,但相比中國總體貿易額,中國對越南的投資只占不到1%的量。同時,中國和越南的貿易關系更多的是易貨貿易,因此越南的經濟問題對中國的影響甚小。
孫飛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為,作為一直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鄰國,越南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有影響,但是不會很大。
他進一步分析,跟越南不同的是,中國還沒有放開資本向下可自由兌換,而更為重要的是,中國這個龐大的經濟體是越南遠遠不及的,13億人口的巨大內需,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抗風險的能力是越南遠遠不能比的。
要謹防負面因素累積效應
不過,上述兩位專家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還是存有一定的擔憂。孫飛表示,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率走下坡路,通貨膨脹向惡性通脹演變,則中國也可能會爆發相關危機。
張曉晶認為,目前中國面臨著巨大的內外沖擊,資金流入流出的跡象非常明顯,而這種不確定性仍在不斷增大。這首先表現在次債危機影響的不確定性和國內資產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我們現在實行的是非彈性的貨幣政策,如果美國不斷降息,我們加息的空間就會更小,貨幣政策的空間就會更小。如何權衡抑制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的關系是當前的重要問題。
他強調,對中國而言,雖然越南金融危機影響不了整個中國經濟,但累積的力量是可怕的,次債、雪災、地震,越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的負面因素在不斷積累,我們要慎防壓垮中國經濟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出現,對各種情況都要做到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