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探源】
民間俗語“打蛇打七寸”,軍事用語說“擒賊先擒王”,兩句話都是說,如果想用最有效的辦法攻克難關,就要先找到對方的核心要害,然后一擊必中。

安史之亂時,安祿山一方的勇將尹子奇率十萬勁旅進攻睢陽。守軍首領張巡是個頗有計謀的人。他見敵軍來勢洶洶,決定以逸待勞,趁晚間尹子奇的部隊疲憊不堪時進攻。但他從未見過尹子奇,在亂軍中更難辨認。張巡讓士兵用秸桿削尖做的箭射向敵軍。敵軍中不少人中箭,但發現自己中的是秸桿箭后,心中大喜,以為張巡軍中已無箭,于是爭先恐后向尹子奇報告。張巡立刻辨認出尹子奇,急令施放真箭,正中尹子奇左眼。敵軍抱頭鼠竄,大敗而逃。
【基金新說】
張巡一開始就制定了此戰的核心目標——擒賊先擒王,干掉尹子奇。這招的確有效,關鍵在于找準誰是“王”,并迅速鎖定目標。如果你想在越來越龐大的基金隊伍中,迅速找到那只最適合您的基金,就要想想有什么辦法能讓這只基金從眾多同類中“跳出來”。
第一招,高收益為王。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直奔收益率。有的人專盯那些季度、月度回報排名第一的基金買,但很快會發現,這個名單幾乎每月都在變動。與股票不同,開放式基金的單日漲幅很少會超過10%,但買賣成本卻高達2%。所以用短線炒股的方法炒基金,實在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其實,即便是年度回報排名第一的基金,也不能保證下一年度的排名。而且若單看收益率,難免會犯“張冠李戴”的錯誤。因為股票型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往往高于混合型基金,而混合型基金又會高于債券型基金,不同類型的基金之間直接比較是不公平的。況且,如果單純靠短期業績排名尋找,您找到的只是一個“小頭目”。一般來說,股市一個完整的運行周期需三年以上,所以至少要看基金過去三年的回報排名,才會找到值得“擒拿”的“首領”。
第二招,低風險為王。有的人買基金是為了規避單只股票震蕩過大的風險,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基金凈值的漲幅不會像股票那么大,而跌幅也相應小。由于股票倉位的限制,一般來說風格最激進的基金凈值漲跌幅也就是市場平均水平的90%-95%。那怎么看基金的風險呢?通常建議根據基金的波動率判斷,凈值波動率越小,風險越低。風險越低的基金,理論上來講就越抗跌。波動率的計算較復雜,但不需自己動手,專業的基金評級機構會定期公布。當然,自己也可從抗跌性上判斷。每當市場發生調整時,觀察一下哪些基金的跌幅最小,并且注意要在同類基金中比較。
第三招,兩全其美為王。若既要高收益又要低風險,怎么辦?選股得當、風險控制嚴密的基金不僅在業績上傲視同儕,波動也應該在可容忍的范圍之內。夏普比率(Sharp Ratio)是一個有用的指標,它反映的是單位風險回報,也就是說,在相同風險水平上基金能提供的回報率。夏普比率越高,基金的回報“含金量”就越高。此比率同樣可在專業機構定期公布的信息中找到。用這個辦法選出的基金,也許不是名列前茅,但業績往往在中上水平,重要的是下跌時不會讓人“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