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工作能力后,收入損失也能彌補。
失能保險是健康險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9月1日,《健康險管理辦法》把健康保險分為疾病保險、醫療保險、失能保險和護理保險。
近日,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一款全新的健康保險產品——“金福利”團體失能收入損失保險,該產品保障企事業單位中因疾病、意外傷害而致殘的人員的收入損失,使他們能維持失去工作能力后的生活。
失能保險,全稱為失能收入損失保險,是以因約定的疾病或者意外傷害導致工作能力喪失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為被保險人在一定時期內收入減少或者中斷而提供保障的保險。對于正處于工作年齡段的人士來說,這是一款非常重要的險種。它可幫助你渡過因失能、疾病和意外而導致的經濟難關,補償你因不能工作而帶來的收入損失。該險種在投保人不能工作時可定期支付一定的保險金,最高可賠付到65歲。
從給付條件來看,失能險與意外傷害險很相似。有業內人士表示,失能險常見的保險責任包括意外殘疾、癌癥、身故等,和一般的意外傷害保險有共同之處,但這兩類保險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意外傷害險多是短期險,而失能險既可以是長期保險,也可以是短期保險;意外傷害險多是躉交產品,而失能保險以期繳產品居多。從保險責任上來看,失能險可包含癌癥等非意外傷害的責任,而意外傷害險只提供意外傷害的保障。意外傷害險主要針對意外事故發生時,對被保險人提供一次性的補償,而失能險則著重于提供收入損失補償,彌補由于意外、重大疾病等引起的失能對個人或家庭收入造成的影響。
此次失能保險在國內為首次出現,主要原因在于失能保險在業務運營、風險控制、理賠服務等多個環節要求很高。
目前,企業參加的工傷保險只能解決勞動者由于工傷導致的部分傷殘費用。一般保險公司的意外傷害保險產品也只能對意外導致殘疾的結果給予一次性的補償,而對一般原因導致的殘疾引起的收入降低,卻沒有合適的保險產品給予補償,失能者的損失只能由家庭承擔,相關保障明顯不足。據中保健康相關負責人介紹,推出失能保險,正是為了填補這項保障的空白。
“金福利”團體失能收入損失保險為客戶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提供了充足保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因工傷或非工傷原因,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即給付失能收入損失保險金。保險金的領取方式有兩種,既可以采取月領的方式,領取至被保險人身故、恢復健康或給付期滿為止;也可以采取一次性領取的方式。
“金福利”團體失能收入保險為主險產品,通過團體營銷渠道在全國范圍內銷售,保險期間為1年,一次性繳費,企事業單位身體健康的在職職工均可成為被保險人。
投保失能保險,可以避免因公造成的收入損失,對于投保人來說,無疑又增添了一道“防火墻”。但是,國內市場上目前出現的是團體失能保險,而且主要針對基建行業。對于希望通過失能保險提供收入保障的個人和家庭來說,還需靜待保險公司推出新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