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玫瑰》
[中]但斌 著
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1版
這是一本在牛市峰頂出版的書。這是一本曾經備受推崇,而現在作者與讀者共同備受煎熬的書。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作者說:
——最偉大的投資也會隨歲月消逝,但某些投資的原則卻亙古不變。
——投資像孤獨的烏龜在與時間競賽。
——有的人從來沒有真正堅定過,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思考過。
——時間是最有價值的資產,我們今天所買入的股票不僅僅屬于我們自己,它屬于整個家族,我們應該為子孫后代擔負起此刻的責任。
——巴菲特之所以偉大,不在于他75歲的時候擁有了450億的財富,而在于他年輕的時候想明白了許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歲月來堅守。
僅僅一年,恍如隔世。
張志雄在該書的序言中說,“時間的玫瑰”,必須是好時光才能讓玫瑰靜靜地開,如果是壞時光,那就荊棘叢生,度日如年了。
在今天這個荊棘叢生、度日如年的時點,我們薦讀《時間的玫瑰》,就是希望輸掉了金錢、輸掉了時間的投資者,不能再輸掉真正的反省和思考,更不能輸掉等待未來玫瑰開放的心情和希望。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貨幣戰爭》
[中]宋鴻兵 編著
中信出版社
2007年6月第1版
盡管備受專業爭議,該書出版后便長期雄踞暢銷書排行榜,一而再、再而三地印刷,并引發了出版業的N多《××戰爭》衍生版,“戰爭”熱潮至今不息、從非專業的大眾讀者來看,該書確實值得一讀。
誰是真正的世界首富?誰擁有關聯儲?誰在“妖魔化”黃金?
為什么你不知道關聯儲是私有的中央銀行?為什么華爾街風險資本會選中希特勒作為“投資”對象?為什么美國總統遇刺的比例高于美軍諾曼底登陸一線部隊的傷亡率?
單看這些標題,閱讀的欲望便已油然生起,欲罷不能。何況,我們手上還有一點美元、歐元或澳元。世界變化,從未像今天這樣與個人財富息息相關。
書中寫道: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的300年間,幾乎每一場世界重大變故背后,都能看到國際金融資本勢力的身影。他們通過左右一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國家的政治命運,通過煽動政治事件、誘發經濟危機,控制著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今天,面對國際金融與全球經濟從未有過之變局,我們又該怎樣考量××的戰爭與個人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