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二季報逐漸披露完畢,投資者都很關心手中的基金表現如何,是否能繼續持有。學會有效閱讀基金季報,分析基金的具體表現,這個基本功不可不練。
季報是基金管理人對過去一個季度內基金運作情況的總結和說明,其中包括很多內容。會看季報的,可以通過它了解基金業績背后的原因,判斷基金在不同階段的市場投資能力,了解它下一個階段的投資方向等等。這個基本功有助于投資者判斷基金未來的表現,從而決定自己如何操作。
首先,要會通過管理人報告來衡量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和行為模式。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從季報中了解基金經理對過去一個季度行情的總結,對基金運作的分析,以及對下一個階段的展望,可以從中看出他的投資思路、投資方式等,對判斷基金未來的行為模式和業績表現都有所幫助。對管理人報告,還可以結合過去幾個季度季報中的投資展望,來看基金經理對市場發展的前瞻性。現在如果把2008年一季報和二季報結合起來看,可以發現基金經理是步步被動,還是理性調整。同時,結合基金實際運作情況的分析,也可以判斷基金經理是否言行一致,投資策略的選擇與實際的操作是否保持一致性。
其次,要會從分析基金倉位切入,關注基金策略實施的正確性。整個二季度里,市場漲漲跌跌,反復無常。在系統性風險較大的環境中,基金風險意識也在提高。倉位控制、持股結構調整成為基金規避市場風險的主要策略手段。
但一個季度的倉位水平只是一個時點的數據,還不能據此判斷基金的全貌,更不能簡單地判斷倉位越低越好,而是要以此為切入點,關注基金策略實施的正確性。換句話來講,就是要結合基金倉位調整的策略以及市場的走勢情況,來判斷基金對調整時點、時機的選擇是否正確。這個過程除了要結合基金季報中的策略說明外,還要結合基金倉位動態變化情況加以判斷。
最后,要能夠從基金對行業的配置和重倉股的變化情況,來看基金投資的前瞻性。在基本面變化趨勢已經形成,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有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行業配置的合理方向是很容易了解的。不過,投資者需要觀察幾個季度以來基金行業配置變化的情況,如果基金能采取恰當的行業配置結構,說明基金的投資有較好的前瞻性。而這種行業配置上的變動也會直接體現在基金的重倉股中,對于比較有經驗的基金投資者來說,基金重倉股是非常值得仔細去看的。
經過本輪深幅調整后,許多基金的風險意識和風險控制能力明顯增強,紛紛采取倉位控制以及持股結構調整等策略,來規避系統性風險。但有些基金市場反應滯后性明顯,這從季報中基金的行業配置、重倉股等公開的資料中就可以明顯地看出來。我們建議讀者朋友通過仔細研讀基金季報,了解基金的過去,觀察它未來的運作思路,然后對組合作出相應的調整。
當然,這些只是二季報中可看的幾個主要方面,其他信息需要投資者去仔細挖掘。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投資者,可以根據相關提示,分析自己持有的基金在過去一個季度的運作情況,決定基金去留。對于經驗較為欠缺的投資者來說,可以參看各個專業基金研究機構的季報解讀,來進一步了解所持有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