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男人承認,他們愛媽媽,或多或少有一些“戀母情結”。而男人打電話給媽媽時,會覺得害羞、不安,又或者根本就很少打電話給媽媽。為什么會這樣?這里是不是有復雜的因素?媽媽在兒子沉默寡言時,又是什么感覺?英國的記者斯哥特決定解開這些疑問,而他認為,可能只有一個人能解答他心中的問題:他媽媽。
母子關系保持平衡,這個事情有點難度……
斯哥特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媽媽接電話時非常高興。斯哥特向媽媽解釋了為什么要打這個電話。
斯哥特問媽媽:“這個問題(怎樣維持母子關系)對媽媽來說,是不是很困難?”
媽媽提醒斯哥特,她是一個女人也是一個媽媽,所有女人都知道母子關系太親密是不健康也不正常的。媽媽的任務是讓孩子健康成長,可以獨立生存。媽媽說:“媽媽跟孩子長期保持太親密的關系會傷害孩子。但是,母子關系很難到達平衡點,因為你不知道何時開始走錯路,我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當孩子自食其力時,媽媽就能重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青春期是一個拐點,母子關系由親轉疏……
媽媽的回答讓斯哥特非常震撼,同時也提醒了斯哥特。孩子長大到10多歲、進入青春期時,開始不聽話、頑皮,甚至“叛逆”。這時,媽媽會感到生氣或失望,她們覺得孩子不如小時候那么可愛了,母子之間的愛就會逐漸減弱。
斯哥特還記得他10多歲時,有時會很渴望遠離媽媽對他的束縛,但他想不起媽媽是否也鼓勵他離開自己的“懷抱”。聊天中,媽媽的話突然變得很柔和:“當孩子厭煩媽媽、要遠離她們時,所有媽媽都會感到萬分痛苦,但是媽媽都不愿意承認。”
娶了老婆忘了娘,是有深層原因的……
斯哥特問,為什么媽媽們不愿意承認母子關系轉疏是痛苦的事?媽媽說,因為她們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很可憐,“媽媽會覺得被自己兒子拋棄了!兒子長大后,媽媽都希望他能找到適合他的女人,但她也知道,一旦兒子結婚了,她們就被拋棄在一邊”。
傳統(tǒng)觀念認為,一個男人在成年后(尤其是結婚后)還跟媽媽關系親密,就是他還沒有長大和成熟,這個男人也會被認為沒有吸引力。斯哥特說,這就是為什么男人不愿意打電話給媽媽,就算打電話也比較冷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