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方集團(600811)的中小投資者可謂非常郁悶。因為6月30日東方集團召開的股東大會沒有開通網絡投票系統,從而導致他們的聯合維權計劃泡湯。
雖然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并沒有哪個文件規定必須開通網絡投票系統,而且這個開通起來也很麻煩”,但是底氣不足卻也顯而易見。據稱,最后現場參加股東大會的股東僅僅20多人。另據一些媒體報道,東方集團董秘金波在上海更是和維權的投資者們大玩貓和老鼠的捉迷藏游戲。
東方集團的中小股東要維護的權利,要從兩年前東方集團股改時對中小股東的承諾說起。
2006年7月15日,東方集團公布了修訂后的股改方案,以現有流通股股份約5.30億股為基數,以公司資本公積金向全體流通股股東定向轉增約1.33億股,即流通股股東每10股獲得2.5股的轉增股份,非流通股股東獲得所持非流通股股份的上市流通權。同時大股東東方實業承諾在股改后12個月內,進行資產重組,注入金融或能源、礦業類資產,以有效提升東方集團長期盈利能力。
此外,東方實業承諾在股改后24個月內,在適當時機增持東方集團股份。盡管東方集團股改讓利水平很低,僅相當于10股送0.6385股,遠低于市場平均10送3的水平,但由于有大股東將注入優質資產以及大股東將增持的預期,該方案還是獲得了參與投票的8成以上的流通股東的支持。
但是,東方集團大股東東方實業并沒有按股改承諾進行增持,反而在減持套現:2007年4月27日,東方實業通過二級市場出售東方集團股票300萬股。
盡管大股東進行了減持,但市場仍然期待它能夠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可直到2007年8月9日,也就是東方實業需要兌現股改注資承諾的最后期限,東方集團才發布公告稱,東方集團與大股東東方實業簽定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東方實業擬向東方集團注入赤峰銀海金業有限責任公司銀金礦資產,交易金額為1.26億元。從公告的資料可以看到,2007年7月20日,也就是距大股東兌現股改承諾最后期限不足一個月的時候,東方實業以收購方式取得銀海金業51%股權,支付資金1.26億元。從銀海金業當時的財務狀況分析,東方實業從廣州銀創手中收購的價格有過高之嫌,很難談得上是優質資產。
東方集團公告了框架協議后,由此引發股價大跌,從2007年9月份的41.72元跌至2008年6月13日的6.98元,跌幅高達83%。
股票的巨幅下跌和東方集團的不遵守承諾,使其中小投資者損失’慘重。據悉,東方集團2006年末股東人數約為10萬人,到了2007年三季度,股東人數大幅增加到近20萬人,機構出逃、籌碼分散的跡象非常明顯。截止到2008年7月4日,機構總持倉比例不足4%。由此可見,在此輪東方集團的近83%的大幅回調中,受傷的大多是中小散戶。
面對東方集團不守承諾的做法,部分中小股東在召開此次股東大會前欲通過聯合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利,有的中小股東甚至打出讓東方集團董事長張宏偉辭職的口號。但召開股東大會時不開通網絡投票系統,他們只能徒嘆奈何。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從種種跡象表明,東方集團中小股東維權之路還很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