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現狀:
李先生今年35歲,身體狀況良好,從事外貿工作。其妻金女士32歲,目前為全職太太,在家看護1歲半的兒子,身體狀況良好。雙方都有較充足的商業保險,李先生公司可以醫保,子女醫藥費也可報銷一半;李先生的太太也在人才市場上有三險。雙方父母健在,都已60多歲,退休后身體狀況良好,而且都有退休金及大病保險。4位老人都有病史,但目前穩定,一位母親目前有糖尿病,一位父親2007年得腦溢血,目前處于恢復期。
李先生一家生活和工作均比較穩定,現在居住于北京。家庭月收入5萬元,自有價值110萬元的房產一套,現用于出租,月租金3500元。目前全家租房居住,計劃今年10月再購買自住房產。
經過幾年的積累,目前家庭有金融資產400余萬元。其中公募基金280余萬元,私募基金100余萬元,活期存款8萬元,股票市值32萬元。自有汽車2輛,價值約在30萬元,且都已付清全款。家庭月綜合支出為3萬元。
理財目標:
房產投資:李先生計劃在2008年1O月使用資金100萬元,2009年初使用150萬元,2009年底使用350萬元,全部用于購買自住房產。
除滿足以上時間的大額資金使用外,其他沒有特殊投資期限;預期收益率50%左右。
理財規劃:
風險能力分析:
李先生家已積攢下近800萬元的身價,擁有自己的房和車,理財的主要目的是在現有資產保值的前提下,追求更多增值。由于李先生家主要靠其個人年收入支撐,其他收入相對較少,考慮到收入的多源性和穩定性,增加資本收入是必要的。但參看李先生目前的投資類別和品種,較復雜,而且主要是投資在證券類二級市場,并沒有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應加寬投資不同市場,在同一市場上也可采取不同的投資方式。
參看各指標列表,可以發現它的結余比率在44%,投資與凈資產比率達到53%,均算是略超正常值,無需調整。清償比率和負債比率,一個為1,一個為O,一方面可以看出李先生的家庭條件確實不錯,沒有負債:另一方面建議李先生家在下次購房時應該借用一下杠桿。房產貸款一般是中長期的,可通過分期付款方式將其他資金做中長期投資。目前有很多投資的中長期收益都遠高于貸款利率,應靈活運用手頭資金,同時考慮資金安全性和收益性。即付比率和負債收入比率,目前由于沒有負債,無法測評,但根據正常比例推算,負債金額在70%的流動性資產,負債上應小于稅后總收入的40%(約在25.68萬元左右)。流動性指標因有一筆193萬元的資金收回,所以對應的指標較高,無法判斷,如不計算此筆現金,應在10左右,流動性非常好,而一般正常值應在3左右。但考慮家中有老人且身體有病,加大流動性比率是必要的,目前不建議下調比率。
理財建議
李先生目前最大需求是購買房產,想從2008年1O月到2009年底陸續動用資金500萬元購買自有房產,加上原有自住房的110萬元,預計房屋資產將達到李先生總資產的2/3。但在目前房地產市場政策不明朗,市場未來不確定性非常大的情況下,盲目加大房產的投資,會大大增加單一市場的風險。如果在買后房價出現大幅回調,將造成重大損失,建議重新考慮購房計劃可行性與投入時機和金額。
資產配置調整理由
本次調整主要出于原證券類投資占比過高,從資產配置角度來說可以進行分散市場分險,所以新加入了實物黃金、黃金債券結構性產品、私募基金固定收益類產品,增大了QDII型基金的比例;從分散單一市場風險角度增大了債券型基金、降低股票型基金,對公募開放式基金進行合理的基金組合。另外投資股票和封閉式基金屬于長期價值投資,可以考慮不動。
(1)此次調整主要考慮到李先生計劃在2008年10月使用資金100萬,所以在債券型基金里預留100萬,加上現金等價物34萬,在缺資金時可根據市場進行相應提取。
(2)在2009年初使用150萬,可以考慮出售部分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再加上剩余現金及新增收入,基本可以滿足。
(3)至于在2009年底使用350萬,建議重新考慮資金投入的必要性或更多考慮貸款方式來滿足自住需求。
(4)預期收益率50%左右,建議降低預期,在今年震蕩行情下以保值增值為主,預期收益在10%—15%是比較現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