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信息不再可能,開放和透明于是十分重要
WPP 集團CEO 蘇銘天表示,信息不是力量,管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才是力量。
蘇銘天(Martin Sorrell)WPP集團CEO
“蘇銘天”——Martin Sorrell爵士的中文名字很“中國”。
他一手操作了全球傳播業幾起最大收購案,幾年之內把一個生產超市購物籃的英國小工廠WPP,變為統領奧美廣告、偉達公關等一流傳播公司的世界四大傳播集團之一。自從20年前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蘇銘天來華已不下30次。
但2008年8月的這次中國之行,因為參加奧運會而顯得特別。蘇銘天給開幕式打了150分的“超滿分”。“現在的麻煩是,倫敦該怎么辦?風傳倫敦已經決定取消2012年奧運會,”他向記者開起了玩笑,“或者就請中國人去幫忙。”
8月10日,在WPP集團麾下的奧美公司北京辦公室,先后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上海2010年世博會、倫敦2012年奧運會提供顧問、咨詢的蘇銘天侃侃而談,從中國經濟到國際公共關系的處理。“讓我直接地說——”這位63歲的傳播業巨子總以這句話開場。
《財經》:你第一次來中國至今已有20年,能不能講講你的第一次經歷,以及從那至今你覺得最深刻的變化?
蘇銘天:1989年,我們公司在廣州開董事會,我第一次來中國。從香港坐火車到廣州大概要花三個半小時。那是一個星期天下午,只有一條鐵軌,如果火車從另一個方向過來,我們就必須停下來錯開。
但是,同在1989年的那個星期日下午,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扛著橫梁、鐵軌的枕木,把它們放到正確的位置上去。我想,如果中國人在星期天的下午還在堅持建鐵軌的話,西方沒有可能競爭得過。那是我第一次對于“規模”的真正理解。
奧運會開幕式給我印象最深的東西是什么?當然有很多東西,創造力、高科技、精準執行,但更多的是承載這些東西的規模。
1989年至今,這場巨變的速度也是史無前例的。中國和印度在19世紀初時,占世界GNP的40%,今天它們將在短時間內重新占到世界GNP的40%。歷史上從來沒有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發生這么大規模的變化。這是13億人身上發生的巨變,奧運會證明了這一點。
仍然有許多公司,特別是美國公司,仍是以美國為中心,但我想,世界已經發生了改變。奧運會開幕式是這一改變的很好例子,對于那些還沒覺醒的人來說,這是一個警醒的信號。
《財經》:你掌管著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之一,對經濟的晴雨有著切身體會。你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在奧運會之后會不會有所變化?
蘇銘天:奧運會很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標志著中國經濟增長的頂點。此后,經濟增長率可能會有所放慢,雖然不會很多。中國經濟增長率會維持在7%-8%左右,但可能我們不會看到百分之十幾的增長率了。
美國經濟在放緩,西歐在放緩。這會對中國、印度、亞洲、拉美產生影響。世界不是脫鉤而是相互聯系的。比如說,巴西是中國最大原料供應者,但巴西賣到中國的東西,必須通過中國賣向世界其他地區。如果美國“打噴嚏”,我們也許不會得流感,但肯定會著凉。不可避免地,美國經濟如果放慢,世界其他地方也會同步放慢。我想,全球經濟2009年可能會比較困難,但2010年會有所轉圜。


《財經》:據你的觀察,中國的公司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蘇銘天:北京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中有聯想,在本地贊助商中有伊利。不只是中國公司想在中國內外建立品牌,外國公司也一樣,想在中國國內建立品牌,這是一個雙向的車流。世界上3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有8家來自中國。他們不僅是要在國內發展,還要在世界上發展。
我們每年跟《金融時報》合作做品牌調查,有意思的是,世界第五大價值品牌是中國移動,過去連續三年都是這樣。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在過去四五年中已經發生了顯著改變,是朝好的方向改變。中國將會成為世界第二大廣告市場。今年中國廣告市場的增量將占全球第一。以前都是美國,今年第一次是中國。我們行業最大的機會在中國。
過去三四年中非常引人注意的,是中國和印度正越來越自信。我想,過去無論是中國公司還是印度公司,都認為西方跨國公司更智慧,管理更優,業績更好。但從過去幾年來看,情況反過來了,中國的公司在全世界公司中市值居前,印度有塔塔集團、有米塔爾集團。結果是,中國的公司變得非常自信,危險是他們也許會變得過于自信。這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轉變。
《財經》:作為公共關系專家,你覺得外部世界應當怎樣與中國打交道才能有助于相互了解彌合分歧?
蘇銘天:歷史證明,最好的做法是“安靜外交”,不是通過“狂轟濫炸”,或是公開的指責,或是引起公眾的普遍注意。我認為應該“以一種私下的形式來公開地討論”——如果你對中國的政策有所保留或是有所關切的話。
坦率地講,我們所說的這些事情,沒有人兩手干凈。每個國家都有一些事情是他們不想去處理的。英國有一句諺語說,“在玻璃屋里別扔石頭”(people in glass houses shouldn’t throw stones)。 處理的方法是一對一地私下討論,而不是恐嚇或是使其尷尬。這沒用。正確的做法不是對著干,而是在體系內行動。這才是能夠發揮作用的方式。
《財經》:從奧運會申辦至今,中國政府在信息透明上有許多作為,但也有很多節制。你的建議是什么?
蘇銘天: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透明。中國有2億網絡用戶,還有6億手機用戶,僅中國移動就有4.5億用戶。開放和透明變得非常之重要。處理問題的最佳方式是,開誠布公,因為隱藏一件事或說對一件事保密,在我看來,已經不可能了。現在是不可能“控制”了。
過去的說法是,“信息就是力量”,再也不是這樣了,信息不是力量,管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才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