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逐步參與到讓中國擔負更多責任的過程中”

拉法蘭(Jean-Pierre Raffarin)法國前總理
“力量的最好表現在于持之以恒?!睍r任法國總理的讓皮埃爾拉法蘭(Jean-Pierre Raffarin)在2003年SARS肆虐期間訪問中國時說。他這樣形容中法關系,也鼓勵中國戰勝SARS。他是那年春天惟一不畏SARS訪問北京的西方領導人。
這句話用來形容他自己與中國的關系也是恰到好處。自1976年首次訪華以來,30余年間,拉法蘭每年均要訪問中國。
所以,在今年春天中法關系突然墜至冰點時,他成為最理想的法國特使,向北京表達善意。等到夏天再來出席奧運會,則完全是一次快樂的回歸。
《財經》:自1976年開始,你幾乎每年都來中國,哪一次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
拉法蘭:沒有哪次回憶會比奧運會的開幕式更美好。當圣火傳遞者在天空行進,和平鴿傳達著和平訊息,夢幻般的美麗畫景徐徐展開,這是個難忘的時刻。
《財經》:對于中國而言,奧運會是否成為一種轉折?
拉法蘭:奧運會使中國人自己有了圓夢的感覺,也令他們體會到了世界對于他們的認同。此外,這場盛大賽事的圓滿成功,傳遞的是中國和平崛起的信息。這不但給予了中國人以驕傲,與之同時的,還是相應的責任。因為中國已然躋身于世界大國,而隨之相伴的,是承擔責任。
中國需要在與世界的關系中尋找到新的平衡點。我個人對此非常樂觀,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在中國融入世界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積極的一步。
《財經》:你談到了責任問題,我們看到在準備奧運會的過程中,中國和西方國家,包括法國,發生了很多碰撞。
拉法蘭:中國要知道西方體制中帶有西方文化特色的部分,包括西方的媒體機制和其中的復雜問題。西方世界也應更好地了解中國,理解對于中國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穩定是何等的重要。
我們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人們談論中國,卻不真正了解它。因此,常常會有一種只求大概的形象,加深了雙方的誤解。
至于中法關系,沒有走下坡路,這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我自己也是這種友好關系持續的象征。中法關系已經重新變得非常積極。我相信,圍繞著奧運圣火在很多國家遭遇風波是令人遺憾的,但歷史的一頁已經被翻過?,F在很清楚的是,誤解已經澄清,薩科齊總統兌現承諾參加了奧運會開幕式,也沒有接見達賴喇嘛,立場已經非常鮮明,兩國領導人也進行了開誠布公的會談。中法關系又回復到了從前的那種戰略性友誼。
《財經》:你如何看待中國“后奧運時代”的發展?未來的挑戰主要來自哪里?
拉法蘭:在度過一個舉國歡慶的狂歡后,回歸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總會有一點點的困難。法國在1998年世界杯足球賽后,也經歷過同樣的過程,必須要重新動員整個國家來投入日常的生活。盛會之后,總是會有一些小的困難,但相信很快一切就會走上常軌。
我相信,中國的發展是可持續的。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使得千千萬萬名中國人脫離了貧窮,我希望這種政策能夠堅持下去。另外,我們會逐步參與到讓中國擔負更多責任的過程中。中國成為世界舞臺上的一大主角,為此也將承擔相應的責任。我認為中國履行全球性責任將成為未來幾年發展的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