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
王爾德坐過的木凳,蕭伯納倚過的書架
我一個人徜徉在牛津街頭,中世紀的塔樓古色古香;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彌漫著浪漫的氣息;城東的摩德林城堡被稱為“凝固了的音樂”,的確優美異常;位于民眾方庭的圖書館建于1371年,是英格蘭最古老的圖書館;大學植物園建于1621年,是英國最早的教學植物園;蜿蜒曲折,幽深綿長的皇后小巷,從牛津建校(1168年)一直保留到現在,路邊的石凳長滿了青苔,讓人回想起牛津的過去……王爾德坐過的木凳,蕭伯納倚過的書架,照原樣未動。走進樓內,讓人更感覺到圖書館里的時光仿佛是靜止不動的,寂靜充滿了這書本的圣殿……牛津的魅力在哪里?很清楚,英國人把牛津當做一種傳統,一種象征,一種懷念和一種追求。
——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系教授特里·伊格爾頓
劍橋大學:
大師比大樓重要
1999年,劍橋大學一年的科研經費是復旦大學的10倍,復旦當時的科研經費是1.3億,全部買了儀器;但劍橋用來買儀器的經費只占了1/10,其余用來在全世界范圍內招聘人才。
——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
哈佛大學:
學校是個大家庭
哈佛園是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初、最核心的那一小塊,學校中惟一有圍墻的院子。最古老的房子是哈佛校長的辦公室,那誰有資格在小院子里跟校長天天一起呢?只有一年級本科生,博士生、教授都沒有資格住。這就讓你覺得哈佛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家庭。我入學不久,哈佛校慶350周年,美國各界都等著看會是怎樣一個隆重的慶典,結果學校宣布要辦成一個家庭式的活動,學生和校友第一優先。我對此感受很深。此外,只要你在哈佛拿過正式學位,一生可以每年參加兩次選舉,選校董會成員和校友會的領導機構。
再比如,我現在任教的香港科技大學,依山傍海,非常美麗,而其中最好的第一線海景樓,是給本科生住的。他們是最小的孩子,家里當然要把最好的風景留給他們。這還是公立大學,若是私立大學,就更重視這方面了。這些雖然是細節,但實在太重要了,它是一種道德驅使力和召喚力,培養著學生對母校的感情,而且以最直接的例子示范給學生看如何愛人。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
耶魯大學:
質疑、提問、思考
首先,對學生來說,就是要對任何事情都提出質疑。第二點是學習,雖然你應該先提問題,但你需要學習、讀書,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來回答這些問題。最后是獨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
——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
斯坦福大學:
把研究生看成同事
在斯坦福,我們看待研究生就像看待我們的同事一樣。
——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亨尼斯
普林斯頓大學:
校園里的“下午茶”
“下午茶”是數學系一個很古老的傳統,幾乎每天下午都舉行。其他很多系都有類似的活動。校方采取了許多措施,來鼓勵師生之間的交流。比如,過去20年來,普大一直堅持在第一學年開始時讓本科新生10到12人一組跟老師參加研討會。我們讓部分教師住進住宿學院,并與學生一起用餐。我們要求所有教師每周要留出一定的辦公時間,專門接待學生并解答他們的問題。就是在學校的體育運動隊里,也有我們的教師專門擔任指導員。
——普林斯頓大學校長雪莉·蒂爾曼
香港科技大學:
教授應該教和授
香港科技大學是一所研究型大學。研究型大學也應該教學。有學者認為,我做研究,就該教研究生,不教本科生,花時間教書而不去研究,那是浪費。這是不對的。如果一個科學家只對研究有興趣,他應該去研究所,不該到大學來,既然拿了教授的名義,就應該教和授。在美國,比如伯克利大學,本科生一年級,都是最有名的學者在教。我們希望自己一流的教授都能教課,并宣揚在大學教學是我們最重要的責任之一。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
名校校訓
哈佛大學: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耶魯大學:光明與真理。
麻省理工學院:既學會動腦,也學會動手。
普林斯頓大學:為國家服務,為世界服務。
斯坦福大學:愿學術自由之風勁吹。
牛津大學:主照亮我。
劍橋大學:劍橋——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
早稻田大學:學問獨立,培養模范國民。
海德堡大學:服膺真理、正義及人文精神。
巴黎理工大學:為了祖國、科學和榮譽。
悉尼大學:繁星縱變,智慧永恒。
(楊陽摘自《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