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他,曾經是兩個素不相識的人。
她叫張海霞,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農村的女孩子,13歲,雖然成績很好,但因家庭貧困,讀完小學后便面臨輟學的境地。她和其他一些需要救助的孩子的名字被刊登在雜志上。眼看就要開學了,她并不抱太大希望——這樣的事,現在太多了。
可是張海霞和家人都沒有想到,開學前夕,她收到了500元錢的捐助。錢是一個叫祁建的人寄來的。信里,祁建說,他會每年資助小海霞500元錢的學費,要她努力學習。
海霞和家人都高興壞了。海霞充滿感激地給祁建回了信,保證要用好的成績報答恩人。盡管如此,海霞生性善良的父親還是想要當面感謝人家。可是了解之后,張父才驚訝地得知,只有24歲的祁建,竟然是一個白血病患者,他是在用自己的救命錢來資助海霞。
聽到這個消息,小海霞忍不住哭了起來。誰都沒有想到,哭過之后,這個年僅13歲的小姑娘有了一個驚人的想法:她要向銀行貸款50萬元,以最高利息來償還,10年后,她愿連本帶利償還銀行100萬元。她要用這50萬元的高額貸款,來挽留住祁建的生命……
她和她,也曾經是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在人生近20年的時間里,她們是陌生人。
她叫陳靜,她叫丁玉蘭,她們都是鎮江市江蘇大學大三的學生,同系同班同宿舍。大二第一學期,丁玉蘭被查出患了白血病。為了挽救女友的生命,陳靜四處奔走,通過各種方式來求助集資,終于為丁玉蘭籌得了20多萬元手術費。可是誰都沒有想到,一年后,一直身體健康的陳靜竟也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同樣,為了挽救女友的生命,丁玉蘭也開始走上了艱難的籌款之路……
兩個花季女孩的生命遭遇,讓整個學校震驚了,讓整個鎮江震驚了。同學、老師還有善良的市民,都向這個不幸的女孩伸出了援手。鎮江的出租車司機發出了“捐助5元錢,在車上掛起黃絲帶”的號召。于是一夜間,在鎮江的大街小巷穿行的出租車上,都飄起了鮮艷的黃絲帶。隨后,把黃絲帶掛在窗前,掛在樹上,掛在城市的柵欄上……2006年冬天,整個鎮江飄起了黃絲帶。
這所有人之間,幾乎都素不相識,善良和愛心卻讓他們走在了同一條路上。這是不一般的愛,也是人間最尋常的愛。這些愛在路上結伴而行,讓苦難消亡。雖然,這些愛,曾經素不相識。
(賈蓉蓉摘自《讀者·原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