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在現代的網絡語言中,可以理解為驚嚇,被雷到就是被嚇到,腦子里忽然轟的—聲,感覺被雷劈過一樣。比如之前新《紅樓夢》劇組公布定妝照后,有網友就表示,被妙玉的“媒婆”造型“雷”到了。
據被雷程度分為:
①輕傷:腦子里轟一聲(怎么會有這樣的文字這樣的人呢?)。
②中傷:后腦勺一陣發麻,毛孔忽然張開(小米掉一地,這個夏天簡直不需要空調)。
③重傷:莫名地暴躁(想代表全宇宙消滅作者)。
④腦殘:此腦殘非彼腦殘(被雷的只會ORZ)。
⑤金剛不壞之身,不用帶避雷針就可以縱橫各個雷文。
“霹靂”一詞的靈感來自于瓊瑤編劇的《情深深雨蒙蒙》,劇中女演員聽到自己的好友被拋棄了,非常震驚,脫口而出:“怎么會有這么霹靂的消息嘛!”有網友將此截圖發到論壇,稱又找到能代替“雷”的詞了。跟帖網友表示看到此圖就像晴天一聲霹靂炸在頭上一樣,果然被震撼到了。
囧(jiǒng):本意是光明,它從字典里復活,被賦予的新意是:悲傷、無奈或者極為尷尬的心情。要理解這一點非常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張人臉,那么”八”就是兩道因悲傷和沮喪而下垂的眉毛,“口”則是張口結舌的那個口。當一個人說“我很囧”的時候,可以想像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樣。而“囧”字的發音和“窘”完全—致,簡直再完美不過了。
說起囧的流行,必須要提到“0RZ”。這種看似字母的組合并非念成一個英文單字,而是一種象形的符號,在日文中原本的意義是“失意體前屈”。中國臺灣的網民受到“0RZ”的啟發,用“囧”替換掉了“0”,使得日文中的失意體前屈的頭部具有了更加寫意的表情,寫作“囧RZ”。
囧RZ:這是念“炯”;
崮RZ:這是囧國國王;
(艸囧)RZ:這是囧國皇后;
商RZ:這是戴斗笠的囧;
ST囧:樓上的他老婆嗎?
槑(mei):意為不僅呆,而且很呆!
這個字被網友追捧,還是源于一個網友的帖子。該網友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昨天看到一個字‘槑’,是在一個人的名字中,我還萬分癡傻地問:哇!您是叫×呆呆嗎?對方大怒,砍桌,‘我叫×mei(2聲)!’而我在奮力給人家滅火之余想到:‘槑’這個字能在‘槑’火遍網絡以后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嗎?”
舉例:“槑若木雞的沙發。”
尷尬人尷尬事——很囧很槑
1.買冰棍:1.5元一個,給老板10元,老板找零8.5元,然后把8.5元扔進垃圾桶,想想不對,又把冰棍扔進垃圾桶,手上留了一個冰糕紙……寒……最后自己在那里翻垃圾桶……
2.前段時間,我去家易初蓮花購物,結賬臺上有兩個外國友人在我前面結賬,當時店員問:“Can you speak Chinese?”兩個外國友人用中文回答:“如果你講慢一點的話,我們可以聽懂!”店員接著說:“Can……you……speak………Chinese?”
3.高二時的中秋節,我的傳呼機上課時候突然叫了起來,結果被老師收繳。下午,老師叫我去辦公室把我狠批了一頓,還讓我寫了一份2000字的檢查。好不容易訓完了,老師就用手指了一下辦公桌:“拿回去吧。”當時我被訓得暈暈乎乎的,抬頭一看桌子上面一盒包裝精美的月餅(其實那是學校發給老師的福利),心中大為感激,全然忘記了自己的BP機,一把抓起月餅就跑……老師慢慢地走出來,呆呆地“哎——”了一聲……
4.那天上課俺畫了一只豬貼在了前面同學的背上,他很快發現了,把豬撕下來怒視俺。俺很迷惑地問他:“你怎么知道你的后面有一只豬呢?”
5.掐著一只大公雞的脖子卻不敢下刀,躊躇良久,那只雞竟然被俺掐死了……
6.某人給三歲的女兒洗澡,剛把女兒放進水盆,女兒就大叫:“媽媽快看,爸爸泡妞啦。”
(王華同摘自《現代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