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雁棲經濟開發區經過近半年的研究和論證,近期推出“一區四園”規劃。新規劃由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生命科學產業園、中關村雁棲高新技術創新基地和文化創意產業園四大部分組成,明確指出了雁棲開發區未來產業發展重點。
記者了解到,新的“一區四園”規劃取代了開發區原有的“一區三園”規劃,產業導向更加明確和科學。開發區原規劃由主園區(A、B、C、D四區)、經緯園、鳳翔園構成,原開發區B區更名為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原開發區A區更名為生命科學產業園,原開發區C、D區合并更名為中關村雁棲高新技術創新基地,原經緯園、鳳翔園合并更名為文化創意產業園。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位于雁棲經濟開發區最北端,占地1.899平方公里,現有土地發展空間2000畝,將著重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為主的先進制造業。目前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有研粉末新材料產業基地、安東石油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新材料產業基地等重點項目已經落戶。
生命科學產業園位于開發區中部,占地6.079平方公里,以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等與人類生命息息相關的生命科學產業為主。這里有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泰國、日本、韓國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名牌企業,聚集了瑪氏中國、可口可樂、達能集團、紅牛飲料、朝日啤酒等一大批世界頂級食品飲料企業,成為華北最大的食品飲料產業聚集區。圍繞食品飲料產業,包裝印刷企業紛紛聚其左右,有全球三大制罐商中的波爾亞太制罐、太平洋制罐,國內最大的馬口鐵三片罐制造商奧瑞金,還有中富包裝、刮拉瓶蓋等,已形成強大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此外,九強、紅林、瑪諾、萬特爾、米道斯、奧星、祥瑞、瑞普瑞森等眾多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生物制藥企業正在這里蓬勃興起。
中關村雁棲高新技術創新基地位于雁棲開發區南部,占地5.257平方公里,已全部完成“七通一平”市政建設,是開發區今后重點發展的土地空間。2008年5月30日,懷柔區人民政府與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共建雁棲高新技術創新基地框架協議》。協議約定,入駐雁棲開發區的企業,可享受中關村科技園區在產業聯盟、開放實驗室、創業投資、信用擔保、產業發展資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試驗與檢測中心、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膜生物反應器研發生產基地、中科合成油研發中心暨北京基地等多家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紛紛在此聚集。創新基地中,占地1000畝的中科院科研與轉化基地已啟動建設,中科院理化所、力學所、自動化所、電子學所、計算所、國家網絡中心等項目已簽約入駐。未來,這里將聚集20家以上的中科院各國家工程中心、研發機構及科研成果轉化項目。
文化創意產業園位于雁棲開發區最南端,占地1.8平方公里,它也是懷柔影視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的一部分。影視文化聚集區以中影集團電影生產基地暨“國家數字電影工程”為核心,并以中科院計算所、自動化所、網絡中心等為技術支撐,發展影視制作、動漫設計、廣告設計、音樂制作等文化創意相關產業,成為影視品牌企業、專業人才、專業設備、影視制作、影視發行以及影視器材供應商等影視文化產業資源的重要聚集地。
開發區現有存量土地約7000畝,主要集中在中關村雁棲高新技術創新基地、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這將是雁棲開發區今后發展的強大空間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