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IP地址資源研討會上披露的一個數字讓所有人震驚:目前中國絕大部分網絡均采用的IPv4地址已經用掉80%,分配速度只剩830多天。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有效措施,那么兩年后前仆后繼的新網民將無法正常上網。
互聯網的魅力不言而喻,超大的信息量、超快的更新速度、超猛的爆料、超廣泛的溝通,讓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在這樣一個大千世界里。網絡的功用有多大?很多人都會告訴你,生活里再也不能沒有它。

中國網民規模世界第一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很多業內人士都用爆炸性來形容。今年7月份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首次確認中國網民規模以2.53億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
這個通過敲擊鍵盤和輕點鼠標的方式所贏得的“世界第一”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中國網民的力量,其影響更是讓人們不容小覷。華南虎照風波、山西黑煤窯事件、抗擊雨雪冰凍災害、512汶川地震、奧運盛事……無論是對重大事件的評論和參與,還是揭露黑幕,網民們都形成出足以左右事件結果的影響。
網民的迅速增加讓中國的互聯網蓬勃發展。據報告中調查顯示,網絡音樂使用率達到了54.5%,用戶高達2.14億人,網絡新聞的使用率為81.5%,而博客、個人空間及論壇的訪問率也躋身到前十名,用戶突破了1億人大關。社交類網絡應用在中國呈興起之勢。
百度CEO李彥宏在其博客中提及,中國互聯網的創新以及中國經濟真正受惠于互聯網,要以互聯網人口的規模為前提。而現在,正是到了互聯網發展的好時機。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此次調查中,網絡新聞重新殺入應用前三甲,預示著商業價值將最先體現在網絡媒體和網絡廣告領域。這一結論也正好應了騰訊董事長兼CEO馬化騰的觀點。馬化騰認為,中國互聯網走上成熟階段的時候,網絡廣告的產業也隨之發掘出來。一旦市場環境轉冷,企業就需要做更加精準科學的網絡廣告投放評估,這對騰訊來說都將是難得的機會。
如果說業內人士更看重互聯網經濟的開發和應用,那么對普通網民來說互聯網無所不能的實用性則是最大的吸引力。記者隨機采訪了50位網民,應用網絡娛樂休閑的達到100%,應用網絡辦公的占到80%,應用網絡求職的占到46%,應用網絡投資的占到44%。幾乎所有的網友表示網絡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互聯網IP地址數量告急?
就在我們看到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喜人勢頭時,IPv4地址資源只剩下830多天的消息讓人們的心中罩上一層烏云。因為這意味著,大約到2010年時,如果不使用新的地址資源,新網民將無法正常上網,網絡運營商的業務也無法拓展。
眾所周之,互聯網上的每臺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就像是每個人的身份證一樣,而其在以TCP/IP協議為核心的當代互聯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網絡中各系統的識別和傳輸數據的路由主要是依靠IP地址。
目前我國廣泛采用的是IPv4地址資源,而這一資源是有限的。中國近幾年的互聯網發展的速度讓IPv4地址消耗速度增快。據權威數據顯示,從2006年12月開始,中國的IPv4地址數量年增長率均保持在30%以上。而正是這樣的分配速度,讓IP地址數量出現了告急的狀況。2008IP地址資源研討會上披露出,全球所剩IPv4地址最遲將在2010年前后耗盡,屆時將沒有新的IPv4地址可供分配。
CNNIC的一名業務主管表示,IPv4地址耗盡問題并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新問題,只是由于互聯網經過十幾年的爆炸式增長,最近幾年其緊迫性才凸現出來?!?008年6月的IPv4地址資源的人均擁有水平為6251個/萬網民,與2007年12月相比,網民萬人擁有量減少了191個,這是網民數增長水平超過IPv4數量增長水平的緣故。而如果地址資源耗竭無疑對中國互聯網發展產生很大的不利影響。
也有業內人士提出質疑,認為盡管中國確實缺乏IPv4的資源,但短期而言并不需要為此而感到緊張。從軟件上升級改進IPv4并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對此,該主管認為,目前確實有一些補救方法,“可以變長子網掩碼(VLSM)技術以提高IP地址利用率,還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分配出去但未被使用的IP地址,甚至可以使用私有IP地址轉換技術NAT以節省公用地址的使用,但NAT這種對互聯網打補丁的方式本身會對互聯網造成諸多負面影響?!碑斎贿@些方法都只起延緩作用,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地址枯竭誰先受波及?
中國的新增網民中除了傳統的應用臺式機和固定終端接入互聯網外,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應用手機上網。只要上網,就需要占有IP地址,手機上網也不例外。據統計,全國范圍內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數已經達到7305萬人,占全部網民數的28.9%。
在記者調查中,很多被調查者羅列了手機上網的好處?!昂唵我仔?,而且能夠隨時隨地不受限制,此外,資費也不斷下調?!闭浅鲇谶@些原因,這些被調查者和他們身邊的人才逐漸選擇了這一上網方式。有業內人士分析,手機上網正在成為網絡應用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前景被市場普遍看好。
新增網民中除了手機網民的部分外,占據最大的還有農村用戶。據一份調查顯示,在中國網民中,農村網民的比例日益增多,去年全年農村網民的增長率達到127.7%,占到新增網民的4成。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奚國華副部長表示,要進一步擴大農村信息網絡覆蓋,不斷提高應用普及水平,為廣大農民群眾充分享受信息通信技術與服務提供便利??梢灶A見,農村用戶的增長將掀起中國網民數量增長的新一輪浪潮。
不難想象,一旦IP地址耗盡,將會首先影響到這些增速較快的網民們的正常上網。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專家表示,這不僅是影響到正常上網的問題,而是會制約我國互聯網的普及,網民同時在線規模受限,制約互聯網新業務、新應用的開放及規模性部署。此外,IP地址資源的緊缺與各國加速爭搶形成惡性循環,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大型IT信息系統獲得IP地址的成本將越來越高,最終沒有IPv4地址可用,成為產業規模的瓶頸。
“一旦IP地址匱乏可能會迫使人們普遍使用私有地址或動態地址,這樣會形成網絡的單點故障點和性能瓶頸,影響效率和穩定性。而私有地址也不是合法的,所以不能出現在公共網絡,因此,視頻、網絡電話等功能將不可用。此外,這樣做還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管理難度增大。這些都是會出現的問題?!毕嚓P專家表示。
IPv6地址打響規模戰
目前,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已經引起全球高度關注。由IPv4向IPv6過渡成為國內外廣泛的共識, 這被看做是解決IPv4地址耗盡問題的根本途徑。
據業內人士介紹,IPv6的全稱是“互聯網協議第6版”,是國際權威互聯網標準制定組織IETF制定的下一代互聯網核心協議。其地址是128位編碼,能產生2的128次方個IP地址,地址資源極端豐富,可以有效解決IPv4地址匱乏的問題。此外,在IPv6下,IP地址將可充分滿足數字化生活的需要,不再需要地址的轉換,可以提供更安全,更為廣闊的應用與服務。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經啟動的項目包括了由中國工程院牽頭,八部委聯合實施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中科院的“IPv6網絡關鍵技術及城域示范系統”、國家發改委的“下一代互聯網中日IPv6合作項目”等。這些計劃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
專家指出,2008年將成為各國向IPv6網絡轉換、過渡最為集中的一年。 據數據統計,截止到2008年9月,全球IPv6地址總計分配66290塊,其中美國分得14729塊,高居榜首。德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韓國等緊隨其后。
IPv6在我國的推廣程度仍然很低。我國大陸地區的申請目前只分得53塊,處于全球第16位。業內人士指出,與IPv4網絡相比,目前IPv6網絡在我國的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還沒有進入到廣泛部署實施階段。 IPv6產業鏈還不完善,還處于產業發展的形成階段,沒有形成統一的全國性地址管理分配機制。
相關互聯網專家指出,目前各大網絡運營商積極跟進IPv6研究,但基本還處于產業發展的形成階段,沒有進入廣泛部署實施階段。中科院信息辦有關專家表示,國家應制定行之有效的國家行動計劃,有效組織協調,拿出過渡路線圖和解決方案,平穩過渡,將目前制約我國網絡發展的各方面問題統籌解決。
鏈接
目前歐美日本等國家均已從國家戰略層面上來應對IP地址耗盡的問題,著手實施向IPv6過渡的戰略規劃。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和日本政府的過渡計劃。雖然目前美國并不短缺IPv4地址,但仍然有很強的緊迫感和危機意識,因而在向IPv6過渡方面態度是很堅決和明確的,美國軍方和政府都出臺了相應政策來推進向IPv6的過渡。目前,美國申請的IPv6地址位居世界第一。
日本政府制定了“e-Japan”的戰略,明確了IPv4向IPv6過渡的時間表和路線路,由于政府重視,企業積極,故迄今日本在IPv6的研發和應用走在亞太各國乃至世界的前列,日本廠商在IPv6網絡設備與信息家電中占有很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