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個體形象教育是一種人才綜合素質教育,應從提高興趣、培養能力著手,使學生的理性思考、創造激情在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中得以撞擊,磨礪和提煉,培養出一代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
[關鍵詞]塑造形象 形象定位 社會需求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獲得相應職業崗位的職業能力,而隨著科學技術與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職業崗位的不斷變化與延伸,要求我們培養的職業技術學生不僅要有崗位能力,還要有一定的社會能力,特別是公關能力。
塑造形象是公共關系意識的核心,它包括組織形象塑造和個人形象塑造,但作為在校的中職學生,他們關注的更多是自我形象。期望自己有良好的個人形象和獨具魅力的內在氣質。但初入校的學生對個體形象的塑造,只是停留在淺層的表面。他們從穿著打扮、舉止言談到審美情趣,刻意模仿心中的偶像,因此出現了很多不協調的情形。例如,染彩發、理怪發型、戴耳環鼻飾、穿露臍吊帶裝、語言粗俗、舉止魯莽,他們認為這就是美。究其原因,在校生普遍文化陶冶不足,專業知識偏窄,視野受到局限。我們應正視這個現實,有的放矢地進行塑造形象意識教育。
一、激勵學生對個體自我形象期望的主動性
從求職就業的角度和事業成功的角度去啟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自發地完善個人形象。我們可以選取學生最需要獲得的個人禮儀知識重點講授,如“儀表儀容”、“穿衣打扮”、“待人接物”等,讓學生掌握基本常用的禮儀知識,并請高級美容美發師現場示范,讓同學們上臺當模特,演示生活妝、晚妝,通過化妝修飾,掩暇揚瑜,同學們頓時神采飛揚,判若兩人。從化妝前后截然不同的變化,真正懂得大方端莊和庸俗市儈的區別。然后,要求同學們以自己為企業員工,作一靜態形象設計,讓全班互相觀摩評價。同學們極感興趣,因為他們已明白個人形象代表了公司企業形象,個人形象與組織形象密不可分。
二、進行成功的形象教育
世界上最優秀的外交家周恩來的氣質,莫不讓世人震驚。為了表現中國人的特色,周總理十分注意自己的穿著配飾,形成了特有的舉止動作,還有那獨特的鏗鏘語調,再加上內在的高尚品德、廣聞博識、敏捷反應和機智應對能力,從而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個人形象和媒體形象,以致出國訪問常常出現萬人空巷,爭睹風采的動人場面。同學們從偉人身上看到了光輝的形象,認真地學習追求。我們還帶領大家參觀河南裕達國貿,那宏偉的建筑、精美的裝潢、員工的良好素質,無不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切實地體會到:只有加強個人素質修養,才能適應社會需求。回校后,他們對自己的專業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主動學電腦,學英語,上自考,節假日去社會實踐等。這樣一來,學生的內在氣質就展現出來了。
三、怎樣塑造自我形象
塑造自我形象,展示個人魅力,要從內外兩方面努力,尤其要注重內在魅力的培養和發揮。
1.自信樂觀顯活力
自信是人意志和力量的體現。自信的人熱情樂觀,襟懷坦蕩,積極與人交往,自信的人充滿活力,富有感染力,帶給他人的是快樂。
2.著裝宜人增風采
著裝打扮關系到個人的社交形象,是個人外在魅力的重要體現。日本推銷大王齊藤竹之助說:“服裝不能造出完人,但是初次見面給人印象的90%,產生于服裝。”可見,著裝打扮的重要。著裝打扮的基本要求是:整潔、合體、合適、有新意、有個性。
3.舉止得體添風度
得體的舉止使你風度倍增。要做到穩重,快而不亂;要注意坐、行,走姿勢;要談吐幽默,氣氛融洽;要談笑有節制,達意又抒情;要大方不做作。
4.注重品德施愛心
審勢處事,待人接物要體現高尚的道德情操、優秀的品質修養。既要堅持原則又要寬容待人,有愛心,樂于助人,誠懇謙虛。
5.才華橫溢卓然立
一個才華出眾的人,總能受到人們的注目,在人們眼中也顯得富有魅力。這就啟示我們:培養自己多方面的愛好和興趣,豐富自己的學識增長自己的才華,所以有“形象=財富”之說。
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不僅是人們用來交流思想、增進了解的手段和工具,而且也是一個人道德情操、文化素養的反映。縱觀中職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有四處不足。
一是不能自然流利地使用普通話;二是羞怯,不好意思說;三是說話粗俗,口頭語極重,一時很難徹底改掉,不先說口頭禪說不出話;四是文明禮貌用語差,。
針對以上情況,學校大力推廣普通話。教學中有普通話教程、回答問題必須用普通話、并舉辦“普通話比賽”、參加社會組織的普通話等級考核。有了全員的重視,也有了語言的氛圍,同學們現在使用普通話已成了很自然的事情。隨著普通話的推廣,那些粗俗不堪的口頭語逐漸消失,再加之學校組織“講文明有禮貌”學習活動,同學與同學之間交流時基本上杜絕了出言不遜的現象。同學們通過語言禮儀建立了感情紐帶,在文明用語中培植和增進了友誼。
五、進行實踐訓練
從站姿、坐姿、走姿入手,讓同學們上臺當眾演示站、立、走。這樣一來,彎腰、駝背、斜肩、八字步、東搖西擺等很多不規范之處暴露無遺,在大家的評點與歡笑中,學會了正確的禮儀姿態。又進一步指導學生學習握手禮儀,掌握了迎賓握手的要領后,同桌之間反復練習,此動作表現了熱情洋溢,落落大方,特別是形體語言的應用,收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這樣由淺到深,從外到內,從理論到實際,逐漸養成了舉止文明優雅的習慣。
六、培養高尚的人格
這個時期的青年極易沖動、不考慮后果,不能正確給自己定位,加之知識與經驗不足,對客觀世界認識較膚淺,由于內外原因的影響,如被人欺負、過于自負、自慚形穢,一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與譴責、挫折和失敗都可能造成情緒波動和意氣用事,引起過激行為。
對此,老師要加強正面教育,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既不損傷他們的自尊心和人格,還要耐心幫助學生分清“自尊心”與“虛榮心”;“自豪”與“高傲”;“羨慕”與“嫉妒”的是非界限,特別要輔導青少年擴大胸襟,養成有涵養、謙遜的品德,使他們心胸開闊,對人對事應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學會用理智駕馭和調節自己的情感。
以上幾點是我在教學與學生管理中的體會。個人形象教育是一種人才綜合素質教育,應從提高興趣、培養能力著手,使學生的理性思考、創造激情在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中得以撞擊,磨礪和提煉,培養出一代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總之,個人形象的塑造,是個人走向社會,從幼稚走向成熟,從簡單走向復雜,從卑小走向偉大的一個全新蛻變的過程。
(作者單位:河南省商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