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市有位打工嫂發現:城市小區搞綠化,請來四輪拖拉機平地,不但噪音擾人,而且邊角和狹窄部分照樣需要人工作業,費錢費時又費力,還不如農村的耕牛效率高。她敢想敢干,把老家的黃牛趕進了城,不僅3年賺了百萬,還把事業越做越大,成了“統率三軍”的“牛總司令”!
一個文化不高的中年婦女,卻在人才濟濟的大城市成就了自己人生與財富的傳奇,她有哪些過人之處和賺錢的高招呢?
趕牛進城去掙錢
2004年9月,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中太鎮的龐玉華,經人介紹,來到綿陽市一個小區的物業公司當清潔工。當時,小區剛建好,正在搞綠化。這天,物業公司雇來拖拉機平地,拖拉機“隆隆”的響聲遭到業主的強烈反對。然而,就是這樣,角落和樓后的狹窄部分,拖拉機仍沒法平到。無奈,只好再請人工作業。物業公司的負責人苦笑著說:“為了這不到5畝的空地,連機器帶人工,花了1500元! 業主還這么大意見。”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一旁的龐玉華聽了很激動。她上初中時,就會用牛耕田犁地了,而且她家離綿陽不遠,就30多公里的路。如果用牛耕,這點活兒兩天干完,收費1000元也劃算。要知道當清潔工,一個月才賺500元。
這樣的賺錢機會要是讓它跑掉,實在太可惜了!一整天,龐玉華都在盤算:這個小區搞綠化遇到的麻煩,其他小區也會有,一個小區賺1000元,綿陽這么大,一年下來,要賺多少錢啊!
此后幾天,她利用休息時間,調查了附近22個新建小區。每到一個小區,她就找到物業公司,把自己小區遇到的問題講給他們聽,然后大力宣傳牛耕的好處:無噪聲、無污染,綠色環保,而且費用合理。最終,有15家物業公司同意試試。
龐玉華底氣十足地辭掉工作,回到了家。丈夫周全勇得知她要帶牛進城時,嘲笑地說:“你是不是想錢想瘋了?現在農村都用機器耕種了,城里的那點綠化還要用牛耕?”但這并沒有動搖龐玉華的決心。
10月25日,龐玉華租了一輛農用車,把家里的老黃牛和犁耙裝上了車。村里人聽說她要帶牛進城,紛紛跑來看稀罕。有人說:“人家打工都扛著旅行包,你打工趕著牛,這城里有地種嗎?”有的揶揄道:“這牛也跟人一樣,在家閑著沒事也要進城打工嘛。幺妹子,你家的老黃牛要是發了,讓我家的老水牛也去沾沾光啊!”
在眾人的哄笑聲中,龐玉華進城了。她把牛拉到事先租好的農家小院,然后就去事先聯系好的小區,準備詳談一下業務。沒想到,明明前幾天說好的,但真要落實到行動上,這幾個小區沒有一家愿意的。
無奈,龐玉華只好去別的小區聯系,其中一個物業公司的負責人對她嗤之以鼻:“我們小區都實行智能化管理了,哪能用那么原始的玩意?”整整一個星期,她沒聯系到一樁業務。
盡管出師不利,但龐玉華沒有放棄。她想,城市化程度越高,耕牛就越有現代化機器無法替代的優越性,有一種現象可以證明這一點:城里人騎摩托車時,鄉下人騎自行車;后來城里禁摩,提倡騎自行車時,鄉下人又紛紛騎上了摩托車。因此,耕牛進城、拖拉機下鄉,跟自行車進城、摩托車下鄉是一個道理!
耕牛圓了財富夢
12月的一天,龐玉華來到新建的“清華苑”小區,看見一群人正揮鋤平地。一打聽,得知雇來的拖拉機壞了,綠化工程抓得緊,不能不出此下策。真是天賜良機!龐玉華高興壞了,忙找到物業公司潘經理,說自己可以用耕牛幫他們平地。潘經理說:“好啊,你收多少錢?”龐玉華急于打開局面,便說:“你看著給吧。”潘經理同意了。別看龐玉華個子小,駕馭黃牛卻得心應手。只見她牛鞭輕揚,不用吆喝,牛就健步向前,犁頭跟著“嘩啦啦”響起來……
忙了一整天,小區的空地才耕完、耙平,龐玉華累得骨頭都散了架。結賬時,潘經理給了她800元,說:“空地面積3.5畝,我們用機耕講好的是700元,但有0.8畝拖拉機干不了。你干得這么辛苦,整得這么精細,一個女人家不容易。”龐玉華憨憨一笑說:“多謝了,以后能幫我介紹生意就行!”潘經理爽快答應了。
拿到800元錢,龐玉華急忙向丈夫報喜,要他進城幫忙。周全勇卻說不要高興得太早,這樣的好事能有幾樁?
半個月后,龐玉華在潘經理的介紹下,又攬了一樁生意,兩天收入1200元!有了“樣板綠地”,慢慢地,她的生意漸漸好做了。
2005年4月,龐玉華算了算賬,扣除電話費、飼料錢、房租和雜七雜八的開支,她凈賺5000元!周全勇徹底服氣了,老家的鄉親們坐不住了,紛紛上門找她,都想把自家的牛也拉進城里“混口飯吃”。
由于“活源”沒保證,龐玉華只叫上丈夫和村里3名犁地好手,拉上自家的耕牛進城,組建了四對(一人一牛為一對)耕牛綠化服務小組。龐玉華抽出身來負責聯系業務。每位耕牛師傅底薪1500元(含牛的辛苦費),多勞多得。服務對象從小區延伸到學校、工廠、公園和運動場等。大片土地按畝計,每畝收費200元;小片土地按時計,每小時收費120元。
就在龐玉華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生意卻冷清了。2005年5月,總共收入不到9000元,除去開銷,不僅一分錢沒掙,還虧損1100元。龐玉華認為這是宣傳力度不夠造成的,于是,她把自己的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和聯系方式制成宣傳單到處張貼,但很快被城管部門當做“牛皮癬”清理了。
一天晚上,龐玉華和丈夫看到綿陽電視臺的《今晚播報》節目,講的全是綿陽市區發生的新鮮事,屏幕下方還有熱線電話,她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第二天,在綿陽高新區的麗都小區,龐玉華親自趕牛耕地。周全勇打熱線電話給電視臺,電視臺的記者扛著長槍短炮趕來了。耕牛在城市作業是個新鮮事,面對鏡頭,龐玉華侃侃而談,大打綠色環保牌,很得人心。
這下子,龐玉華的生意火了:一個月,收入猛升到2萬元,給她打工的師傅個人收入達到4000元。
打工嫂成了“牛司令”
生意好了,麻煩也來了。一天晚上,周全勇在小區干完活兒出來,天都黑了。他想天黑了,就沒必要租車運牛了,于是,便趕牛步行。一會兒,巡警上來“啪”一個敬禮,罰款100元,并叫他繞道而行。他剛交完罰款,牛不爭氣地翹起尾巴又拉了一地,再罰款200元。為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龐玉華干脆買了一輛客貨兩用的小卡車,請司機專門運牛。車箱全封閉、有玻璃窗,這樣就不會影響市容、市貌了。
2006年,房地產熱給龐玉華帶來了無限商機。綿陽市的七個區,區區有她的隊伍。每個耕牛師傅都配有手機,方便聯系和管理,她還將服務范圍擴大到毗鄰的德陽市和江油市。
2007年4月的一天,龐玉華來到南山雙語學校,查看耕牛師傅的作業情況。城里孩子沒見過牛,都圍著看。其中有個老師的孩子非要騎牛,老師拗不過孩子,就掏出20元錢來,要師傅扶她的孩子騎一會兒牛。
這讓龐玉華眼前一亮。回家后,她到家具廠訂做了一批類似馬鞍的“牛鞍”,并在上面噴上一行字:都市騎牛,其樂無窮,并規定:每騎一次收費10元,每次10分鐘。若要照相留影,加收5元。耕牛出去作業時,就把牛鞍帶上,豎在一邊招攬生意。
征得有關部門的同意后,龐玉華又在綿陽市城南的南湖和三江湖開展了這項業務。這兩個地方有許多影樓在此取外景。湖水清清,白鷺展翅……在這樣的背景下,騎在牛背上,吹笛奏樂,好一幅田園浪漫圖。根據需要,有的影樓還把牛裝扮成傳說中的怪獸,載著裝扮成王子和公主的新郎新娘。當然,在牛背上拍婚紗,收費不低,每次起價100元,一年下來,這項產業的利潤近30萬元。
2008年3月,有兩頭新買的水牛剛運到駐地,就打起來了,引來眾人觀看,看的人越多,兩個家伙打得越起勁,從菜地打到公路,又從公路打到菜地。事后,龐玉華賠償了上千元的損失,但她從中又發現了新的商機——斗牛。
斗牛比賽在綿陽還沒有,她專程去黔東南的苗寨考察,并購回四頭雄性水牛,請了苗族師傅到綿陽加以訓練。目前,訓練工作還在緊張進行中,力爭在今年國慶節左右建好斗牛場,并投入使用。
將牛趕進城的3年里,龐玉華賺了160多萬。目前,她開始著手準備申請注冊 “大都市牛產業服務公司”,這個公司主要分三大塊:財務部、后勤部(負責飼養和供給,出售牛糞等,牛糞出售給附近的蘑菇種植大戶)、戰略司令部。戰略司令部下設三軍:生產軍(城市綠化耕地)、觀光軍、戰斗軍(斗牛),龐玉華因此被人戲稱為“統率三軍的牛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