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非他明和軍隊首次相逢在二戰陰云密布的上空。當時,軸心國和盟軍都能得到相同劑量的俗稱為“快速丸”的興奮劑,以防止士兵們在戰場上因身體疲倦而延誤戰機。
60年后,美國空軍依然在給飛行員們發放興奮劑,因為他們的職責不允許打瞌睡。
不知疲倦的士兵
如何解決人體及其弱點之間的矛盾似乎成為了戰場上的一個永恒課題。然而,使用興奮劑也會出現副作用,那就是失眠。于是美國空軍在給飛行員們分發一種稱為“提神丸”的興奮劑的同時,還要給他們服用鎮定藥物。
近年來,有消息不斷指出美國、英國、法國及其他一些國家都在資助軍方研制新一代的提升軍隊戰斗力的藥物,其中很多種都使用了國際體育機構明令禁止使用的物質。
2/5的從戰場上返回的美國士兵都暴露出嚴重的心理疾患,“創傷后應激障礙”已經成為了美國的一個政治議題。美國為此出臺的一項心理法案要求美國國防部采取“預防和早期干預措施”,以免土兵們患上“與情緒相關的心理疾患”。
這項法案的支持者認為,美國土兵中頻繁出現的“創傷后應激障礙”問題可以通過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心得安”奇跡般獲得解決,這種藥物已經存在了50年之久。最新的心理研究指出——盡管證據并不確鑿——服用一定劑量的“心得安”可以抑制緊張感,有效阻止產生痛苦回憶的心理過程,而且這種藥物非常便宜。“心得安”已經被冠以“日后藥丸”的別稱,特別是因為它在軍隊中的用途等同于消除心理內疚的功效。
藥物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在得到雄厚資金的幫助之后,更加為國防事業做出貢獻。
技術裝備的士兵
由周密計劃、無所不在的監控和遠距離定點清除構成的戰爭模式將成為未來的主要戰爭類型。
軍事戰略家們已經指出,伊拉克和阿富汗這兩個試驗場證明未來沖突將由游擊戰構成,這類戰爭沒有終點、沒有前線、沒有對抗規則,參與戰斗的是那些充滿敵意的平民,因此任何一個男人、女人,甚至小孩都有可能變成戰士。
在對待這樣的未來戰爭中的未來士兵時,人們必須堅定地拋去簡單的人體弱點的想法,進入到超級人類的領域中。
在如此模式的驅動下,全球對于軍事技術的研究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創造出各種不同的概念,如美國的“未來部隊勇士”單兵裝備研制計劃、英國的“未來一體化士兵計劃”和法國的“裝備與聯絡一體化步兵系統研制計劃”等。這些計劃使這些國家的軍隊成為“從未來走來的軍隊”。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數美國的“未來部隊勇士計劃”。這項預算約為1600億美元的單兵裝備計劃不僅構成了美國歷史上耗資最高的部隊裝備計劃,而且也成為全球最為現代化的項目,因為它需要人們對未來武裝部隊的配備開始進行重新構想。
在“未來部隊勇士計劃”的構想中,土兵們日益成為身著盔甲的由尖端技術裝備起來的戰士:能夠與地面指揮部保持實時溝通的頭盔、精準的地理資料、可以根據作戰環境改變顏色的納米材料制成的作戰制服、可以擴充負重的液壓戰靴等。
這一切都不是科幻想像。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研發的袖珍雷達可以察覺到30厘米厚混凝土墻面后的人的存在。專家認為袖珍雷達可以解決軍方或警方在諸如解救人質等行動中的突擊行動的困難,因為他們可以預先查明樓內人員的分布,正確選擇行動突破點。
不在場的士兵
軍事技術正在不斷地把戰爭變成一種電子游戲,這樣的說法實在是誘惑人。但是諷刺的是,當游戲變得越來越貼近真正戰爭的殘忍特性時,真實的戰爭卻在戰略和技術上迅速地走向抽象。
美國的未來勇士計劃的明確目標就是利用自動化和遠程遙控等技術逐步替代真正的士兵。雖然像“終結者”那樣的未來戰士也許不會出現,但人們也不能就此懷疑美國的未來士兵都是一些裝備高科技的機器人。
比真人更加行動敏捷和更加具有致命性的機器人有可能在2025年變為現實。這樣說也許過于樂觀,但是如果說2015年時美國軍隊將有1/3的裝甲車都實現無人駕駛,大概就沒有人會懷疑了。
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當真人在“死亡鏈”上的出現越來越少時,相應的責任也將越來越少。未來戰士可能將被各種使他們頭腦不清的藥物包圍,與此同時還有自行決斷的機器人、誤炸和錯誤的監測資料。
(摘自《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