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有很多看不見的東西,它們讓湖里的雄魚變性,讓鱷魚生癌,剝奪青蛙生育后代的權利。它們是能影響生物發育繁殖的藥物,是人類不加節制的活動將它們帶入環境中,散布到水里,最后被人類自己喝下。
馮征勇給小區桶裝水站里送水的朱友奇打了個電話,這是他3月份從美國回來后訂下的第四桶水。“剛到美國的時候覺得奇怪,每個超市都有專賣清水的陳列架,老美買東西總不忘搬上十幾桶清水回家。心想,美國的自來水不是都可以直接喝嗎?為什么還要買水?后來詢問房東才知道,其實老美一般不會直接飲用自來水。他們害怕水里的有機物、重金屬和病菌。”
馮征勇的美國房東沃爾特家里有一套純凈飲用水處理設備。“我住的這個地方,一般每三個月會寄來一份水廠的水質報告,報告水中所含的各種成分,好讓居民決定要不要裝過濾器。”盡管水質報告總是顯示“水質優良”,但沃爾特仍毫不猶豫地裝上了過濾設備。
1993年,沃爾特的父親因為飲用的自來水被微生物污染而染病去世。這種名為“隱孢子蟲”的微生物已經對水廠里消毒的氯產生了免疫力。2003年華盛頓的自來水中發現超量的鉛;2008年3月,費城等地的飲水被檢測出了幾十種藥物殘留。這更加強了部分美國人對飲用自來水的不信任感,他們寧可買瓶裝水喝。
現在,馮征勇和妻子每天喝的也是送來的桶裝水。“在美國喝習慣了。自來水是從水庫取水的,現在看不見的污染太多了,也不知道水里到底會有什么東西。”
自來水廠的水質檢測系統一直在監控水源里的“壞東西”。這些水里的“壞東西”,過去是細菌和無機物,現在很多人造的化學激素已經潛伏在其中。它們多數來自船底涂料、洗滌劑和塑料樹脂。這些類激素在水中都是極微量的,可能要10年后才會對人發生影響。但一旦發作,就將直接影響人類的未來。美國圖蘭大學的約翰·麥克拉克倫提出了驚人的報告:用作殺蟲劑的化學物質,單個來看沒有不良影響,在水中濃度只有幾百億分之一,但如果混合在一起就會產生160至1600倍的激素作用。“過去曾認為低水平污染是安全的,現在應該認識到低水平污染也危害健康。”
就在馮征勇回國前兩個月,美國人大量消費瓶裝水的習慣遭到了環保人士的抵制,“這種習慣需要大量的塑料包裝,這會成為新一代的水體殘留類激素。再說,很多瓶裝水里面裝的,其實就是自來水。盡管當前的飲水凈化技術還可以保證我們的健康,但未來容不下任何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