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折騰容易,會折騰難,胡折騰可笑,瞎折騰只有死路一條,方寸就在拿捏之間。
很喜歡看《水滸》,在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里注意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眾英雄在排完座次以后,又進行了崗位分工。有管殺豬的處長,有管壘墻的處長,有管造老陳醋的處長,還有專門在樓下管縫紉鎖邊的處長。
為什么這么丁點的事情,也安排一個英雄好漢來管?其實,這就是宋江的高明。沒有英雄干不成大事,但英雄多了往往容易出大事。如果說人人都沒事情做,大家一天都閑著,那肯定要鬧出亂子來。
不斷攪動鍋里的水
管理就是這樣,能人沒事做就要闖禍,庸人沒事做就要搗亂,老同志沒事做身體會垮,年輕人沒事做就不長本事。會掌控局面的領導一定要讓“人人有活干,處處忙起來。”沒有正事就找點閑事,沒有大事可以安排點小事。
諾基亞曾提出一個人才策略——“不斷攪動鍋里的水”。我們把這個策略通俗化一下,其實它說的就是企業好比一口大鍋,干部是米,員工是水,工作的熱情就是鍋下邊的火苗,而老板則要當一把勺子,要不斷地攪動,讓鍋里的米和水都處在運動當中,否則粥就會成為糊粥。
歷史和現實證明了一個規律,管理的難處不在于明白道理,而在于明白這個道理實施的方法和技巧。
想折騰容易,會折騰難,胡折騰可笑,瞎折騰只有死路一條。
那么,對于骨干的考察培養和磨練,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還是讓我們通過一些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來說明吧。
孫悟空型:有本事但態度不端正
首先,我們想一想,在《西游記》的取經團隊里面,為什么只給孫悟空戴緊箍,不給豬八戒、沙僧戴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孫悟空本事大,團隊超級依賴他,他離開團隊依然可以過很好的日子;可是團隊要是離開了這猴子,還就真到不了西天,取不上真經。
同時,這個死猴子脾氣大作風刁,愛使性子,動不動就脫離組織脫離領導。對于這種“他離得開組織、組織離不開他”的能人,即使眼前他忠心他忠誠,萬一哪天他變了怎么辦,所以必須要給他戴一個緊箍,這樣才放心。
而豬八戒和沙僧就不一樣了,這二位本領一般,團隊沒有他們也照樣到西天,而他們要是離開咱們團隊,那就永遠脫不出苦海。所以對他們,根本不用戴緊箍,只要描繪一下美好的未來,他們就會堅定不移地跟著前進。這就叫“給庸人畫餅,給能人戴緊箍”。
所以對于孫悟空式的骨干,最要緊的是立規矩,保持一個強有力的約束手段。
徐茂公型:有本領但表現不穩定
在隋唐演義的瓦崗英雄當中,牛鼻子老道徐茂公絕對是一個智囊級的人物。后來瓦崗英雄大部降唐,徐也在歸順之列。
李世民對徐茂公可以說是又用又防煞費苦心。一方面,李世民極力拉攏徐茂公,唐史里有記載,徐得了暴疾,醫生說:“用胡須的灰做藥引子才可以治愈”。唐太宗聽完二話沒說就剪下了自己的胡須。后來徐茂公和李世民一起喝酒,喝得大醉,為了防止他著涼,李世民親自把自己的衣服解下來披在他身上。另一方面,李世民卻留了一手,在他病重的時候,徐茂公被貶為疊州都督,李世民悄悄告誡自己的兒子,“你對姓徐的沒什么恩情,我把他貶了,如果他積極工作沒有怨言,你就起用他,顯示你的恩情;如果他不好好干,你可以毫不費力就把他拿下。”
從這些記載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李世民對待本領大但表現不穩定的下屬,其策略核心就是恩威并施,通過有意的起落沉浮進一步考驗對方的忠誠。
所以,對徐茂公式的骨干,最要緊的是有起有落有恩有威,并保持一定的突然性,通過個人待遇的異常變化考驗對方。
宋清型:后備干部,有資源有忠誠,但人氣不旺
梁山有一個好漢叫做鐵扇子宋清,此人是一把手宋江的親兄弟。英雄排座次的時候,如何安排宋清成了一個很微妙很挑戰的事情。宋清水平一般,名聲一般,而且上山很晚,沒什么貢獻,但是宋清是在冊的后備干部,有資源有背景有忠誠度,如何安排宋清呢,出路只有一個,就是折騰宋清一下。
一是先讓他下到最基層鍛煉,去梁山大食堂掃地端盤子。二是鍛煉態度,宋清一直都是過著公子哥的生活,養尊處優慣了,缺乏扎實勤奮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這次下基層正好是缺什么補什么。三是開闊眼界積累經驗,大食堂是個人來人往的地方,好漢們天天來吃酒聊天,在這里可以了解很多江湖信息,能看到眾好漢最真實的脾氣秉性。有了上述的三個積累,宋清就有了成長的本錢和優勢。
所以,對于宋清型的骨干,最重要的策略是沉到基層,在苦日子里磨練和積累。
折騰英雄,也折騰狗熊
沒有人是天生什么都會的。好的管理者應該有一個重要的素質,就是善于培養下屬。在培養下屬過程中,基本的方法就是讓B級的人做A級的事。
有的干部風險意識比較強,擔心下屬出錯誤,所以,給A級的人安排B級的任務,給B級的人安排C級的任務,這樣表面上看,確實任務完成了,而且風險很小,但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所有人的能力都沒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那些有潛力的培養對象沒有得到絲毫的成長。這樣的管理從根本上說,是失敗的管理。
一個合格的領導首先要安排英雄做英雄的事情,A級的人擔負A級的任務,這叫做能崗匹配。其次,要給有成長空間和潛力的人安排挑戰的任務,B級的人做A級的事,這叫做給下屬犯錯誤搭建平臺。英雄需要折騰,才能干出英雄的事業;狗熊需要折騰,才有可能變成英雄。
當然,不同類型的人需要不同類型的方法。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大致有:立規矩折騰,使用的是制度手段;壓擔子折騰,使用的是責任感的手段;設起伏折騰,使用的是權力手段;苦日子折騰,使用的是環境和輿論手段;摔跟頭折騰,使用的是自我體驗和學習的手段。
總之,折騰是一種技巧,折騰更是一種境界。(摘自《商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