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我的Vista換成XP么?”這大概是許多購買電腦的消費者在買之前都會詢問廠家的一句話。
時至今日,微軟發布Vista操作系統已經過了19個月,雖然有許多人爭辯說當初的系統剛發布時也同樣經歷了Vista一樣的冷遇期,但如此之長的冷遇期不免讓人對Vista真正的實用性大加質疑。盡管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對媒體宣稱Vista的銷量“出奇的好”,但微軟在新機上壟斷性地預裝Vista的做法,不禁讓人感覺到,這大概是微軟“王婆賣瓜”的一貫方法。
對于微軟當初的宣傳,人們不禁把Vista想象成一個又沙又甜、看了就讓人口水橫流的大西瓜。微軟聲稱Vista對XP的核心系統進行了改進,減少了多次打補丁的困擾,也優化了系統備份的設計。將操作系統運行在核心模式下,而用戶個人的驅動程序、軟件都運行在用戶模式之下。由于進入核心系統較高要求的限制,就算是由病毒或者用戶誤操作帶來的對文件的損壞,也不會影響到核心系統的穩定。同時Vista引入了新穎的“睡眠模式”,用戶可以從此不必關機,Windows會在極低的耗電量下運行,從而使啟動速度大為提高。當然,最吸引用戶的還是Windows Aero Glass和Flip 3D技術帶來的半透明的界面以及立體窗口切換,加上內置獨一無二的DirectX 10,這些前所未有的視覺新體驗讓用戶驚訝得一個個張大了嘴巴。
驚訝過后,諸多準備“嘗瓜”的消費者發現,吃這個西瓜著實需要下本錢。從配置上來看,Vista的要求近乎于苛刻。如果想體驗完美的Vista,用戶可能就要花大價錢更新硬件甚至是重新選購電腦,如果一定要用低配置的電腦運行Vista,那也只能犧牲掉一部分功能,電腦從此淪為只能看不能用的“花瓶”也不是沒有可能。原本以為配置足夠潮流就可以高高興興使用Vista的用戶,在使用中也不斷遇到麻煩:眾多第三方的軟件都無法在Vista上運行,無論是游戲軟件還是應用軟件;甚至硬件也不兼容。除去第三方軟件不談,Vista自帶的Office2007甚至和自家生產的Office xP與Office 2005出現了不兼容的問題。
雖然我們相信微軟會用一個個的補丁來完善Vista的兼容問題,但互聯網力量的強大,可能會將個別的不兼容問題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無限擴大,從而讓原本就底氣不足的Vista雪上加霜。或許在微軟還來不及解決所有不兼容問題的時候,用戶對Vista兼容性的誤解就已經到達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出于為用戶著想的考慮,Vista自帶了許多例如Windows$idebar、WindowsCalendar、Windows Photo Gallery等軟件,但實際上我們在網上能夠很容易的找到和這些軟件功能類似的第三方軟件,如Google Desktop、Mozilla 8unbird、DigitaI Image Suite等,這不禁讓人產生了疑問:我們真的需要Vista么?
微軟設計Vista之初的理念,是想讓它十分的貼近用戶,一切以人為本。但太過以人為本造成的后果就是Vista超出了用戶的需求,反而使人疏遠。微軟相隔5年才推出第六代操作系統,而在這期間,又有多少客戶參與到開發中來告訴技術人員什么才是客戶想要的?盡管花費了超過30億美元的經費來開發Vista,缺少了營銷人員在研發的初期將客戶需求反饋給技術人員,閉門造車的他們也只能在產品問世后,通過一個又一個的補丁程序來完善并不完美的產品。
為了加速Vista的普及,今年6月30日開始微軟將停售×P系統的OEM版。雖然停售xP將帶來一定的促銷效果,但留給Vista大展宏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