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1世紀,企業的市場競爭,是以名牌戰略為核心的競爭。充分認識企業名牌戰略的重要性,積極推行、實施名牌戰略,將有利于企業全面可持續發展。本文探討了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的重要性、重慶企業名牌戰略的發展及名牌產品狀況,提出了重慶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的建議,為企業實施名牌戰略提供參考。
[關鍵詞] 企業 名牌 戰略 建議
一、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的重要性
名牌戰略是指企業從發展的全局出發,從長遠利益著想,根據自身的現狀及名牌形成的客觀規律,權衡并綜合其相關因素后而制定的對發展名牌事業具有基本指導作用并體現競爭意識的總體規劃。根據當前我國名牌的評審情況,對企業而言,名牌戰略的創立可分為三個層次,省級名牌戰略、中國名牌戰略和中國世界名牌戰略。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助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素。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有其核心競爭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需要培養、鞏固和創新。企業通過名牌戰略的實施,推動企業的關鍵技術、技能和經營管理機制等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促進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生產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高技術、高質量的名牌產品。
2.有利于企業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自商品經濟以來經歷了產品經營型、資本經營型和品牌經營型三個階段,經歷了從產品經營型向資本經營型,從資本經營型向品牌經營型二次質的飛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正處在品牌經營型階段,大力以名牌推進世界各國市場,并以銳不可擋之勢不斷地擴大市場份額,以求達到壟斷競爭的目的。市場上的品牌很多,名牌相對較少,企業通過實施名牌戰略,使企業的品牌從眾多的品牌中脫穎而出,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名牌,這將更加有利于企業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
3.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創新能力
以實施名牌戰略為契機,通過打造名牌來提高企業的市場創新能力。市場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隨著企業外部的政治、法律、經濟、科技、競爭等環境的變化,企業原有的各項市場發展計劃,應隨之而改變,這種改變只有通過提高企業的市場創新能力來實現。企業積極實施名牌戰略,以創名牌為主線,帶動企業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等營銷策略的發展,達到提高企業市場創新能力的目的。只有通過不斷地市場創新,才能夠使企業在市場上得以生存和發展,把企業在市場上做強做大。
二、重慶企業名牌戰略的發展及名牌產品狀況
1993年,重慶市正式提出了名牌戰略,隨后重慶市實施名牌戰略領導小組、重慶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等機構先后組建。一批實施名牌戰略的地方規章也相繼出臺,如《重慶市名牌產品管理辦法》、《實施名牌戰略促進重慶經濟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重慶名牌戰略實施工作的意見》等,為推動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名牌產品方面,2005~2007年(有效期內),重慶市的中國名牌產品共有32個(不同企業,產品名有重復),逐年分別為7個,11個和14個,呈現上升的趨勢。涉及的產品有牙膏、磷酸一銨、榨菜、鋁板帶和摩托車等。在重慶三大經濟區域中,重慶市的32個中國名牌產品主要集中在都市發達經濟圈,其次是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而渝西經濟走廊較少。
在重慶名牌產品方面, 2005~2007年(有效期內),重慶市共評選出重慶名牌產品350個,逐年依次為84個、104個、162個。重慶名牌產品涉及QS工業三聚磷酸、乙酸乙烯酯、家裝漆、摩托車、船用齒輪箱、船用型鋼、榨菜、火鍋佐料、火鍋調料、藿香正氣口服液、皮鞋等,生產相關產品的企業帶動了重慶市化工、機械、冶金、食品、藥品等行業的形成和發展,推動了重慶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
截至2007年9月,重慶市已累計培育中國名牌產品26個,國家免檢產品48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5個,重慶名牌產品864個,是直轄前的3倍多。重慶市計劃“到2012年,培育重慶市名牌產品1200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10個,國家免檢產品100個,中國名牌產品總數突破50個,力爭實現中國世界名牌零的突破,重點企業質量管理、標準化管理、計量管理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2007年上半年,重慶市在有效期內的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858.39億元,占該市上半年工業總產值的34.72%;實現工業增加值112.53億元,對全市上半年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16.62%。名牌帶動效應顯著。
重慶市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爭創名牌產品,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讓重慶更多企業的名牌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三、重慶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的建議
1.重視重慶名牌戰略理論研究,實施名牌文化戰略
國外的沃爾瑪、麥當勞,福特汽車、波音飛機等都有一段動人的“傳奇故事”,電視、網絡、書籍、報刊等各種媒體宣傳這些公司的呼聲,鋪天蓋地、聲形兼備。這些宣傳有新聞媒體的“功勞”,但主要是這些公司自身對名牌戰略理論和實踐的重視,對名牌文化戰略發展的重視。重慶企業名牌戰略的實施,在理論研究、名牌文化建設等方面還應加大力度,應積極重視名牌本土戰略理論的積累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名牌戰略離不開名牌文化的積累和提升,名牌文化是提升名牌附加值和產品競爭力的源動力。重慶企業應加強名牌文化戰略的發展,重慶的一些名牌火鍋以舒適的就餐環境、山水文化、巴渝文化、火鍋的“傳說”等氛圍吸引消費者,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在消費者中形成了一個忠誠的消費群體而發展較好。相反,一些企業的名牌火鍋不注重名牌文化的發展,正在逐步走向衰退。
2.強化名牌戰略意識,樹立企業名牌經營觀念
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要強化名牌戰略意識,不僅要有商品經營的觀念,而且要有名牌經營觀念,努力使商品優勢轉化為名牌優勢,從單純的商品競爭轉化為名牌競爭,使企業在國內外市場通過名牌的競爭而獲得成功。名牌的產生應立足于先進技術與社會分工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先進的技術確保了名牌產品在質量與功能上的先進性,從而使名牌更容易被市場接受;分工的發展,使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產品生產成本不斷降低,這樣使得名牌在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目前,隨著重慶市多條高速公路、多條鐵路線的開通、長江三峽通航條件的改變,重慶的交通、物流狀況將發展巨大的改變,方便、快捷、低成本運輸,為重慶企業走向世界,積極推行、實施名牌戰略,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保障。
3.注重名牌戰略的創新,推動名牌戰略可持續發展
名牌戰略的創新涉及到名牌的定位、名牌形象、名牌的宣傳、名牌的延伸等諸多方面。名牌戰略的創新,要有準確的名牌定位、恰當的宣傳、適時的推廣和延伸策略。重慶登康公司的“冷酸靈”是深受消費者所喜愛的名牌,“冷酸靈”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 的稱號。“冷酸靈”名牌,是在與世界500強企業高露潔、寶潔、聯合利華三大頂尖高手過招,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斷地開展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經營創新和促銷創新而創造出來的。
名牌戰略應注重可持續發展。名牌作為企業綜合實力的反映,既是企業競爭的結果,又是企業競爭的手段,誰擁有了廣大消費者、用戶喜愛的名牌,就意味著誰擁有市場、競爭實力、企業利潤。企業應對建立起來的名牌加以精心的保護,如果缺乏必要地、持續地保護,最終會失去消費者,失去市場。名牌戰略是一個長期戰略,名牌的發展要注重與企業的綜合實力相適應,與企業的資源相適應,名牌的培育需要可持續的發展。
4.走出“峽谷”打造中國名牌、世界名牌
走出“峽谷”就是要轉變觀念,轉變意識,使重慶企業面向全球。中國已經加入WTO,外部的政治、法律、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按照WTO規則、國際貿易慣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是重慶企業在發展中的當務之急。重慶企業應走出“峽谷”力爭打造中國名牌、中國世界名牌。重慶現有一些企業已經具備了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實力,應充分考慮、周密策劃如何在國內外市場把名牌逐步做強做大。重慶本土的軟件、飲料、制鞋、食品等行業應創造、發揮出地方優勢,運籌帷幄,打造出強勢名牌,力爭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力帆集團是重慶企業進軍國內外市場的一個典范,在短短10多年時間里,以9個人、20萬元起家,把企業變成了一個擁有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2007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再次授予力帆摩托“中國名牌”榮譽稱號。在世界品牌實驗室評定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力帆位列第231位,品牌價值29.31億元人民幣。力帆的產品遠銷東南亞、西亞、歐洲、非洲、南美等100多個國家。力帆全球化名牌戰略的經營觀念、能在國內外做強做大成為中國名牌的經驗,值得重慶一些企業很好去借鑒。
5.確實做好名牌的保護工作
企業在實施名牌發展戰略中,應積極地做好名牌保護的工作。應注意運用《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標法》等法律、法規來保護企業的名牌。名牌保護的核心是要有具備懂得法律知識的高素質的人才,法律人才方面,企業可以培養自身的企業法律顧問,也可以聘請律師作為企業的法律顧問。名牌產品通常是依靠名牌標識和注冊商標來加以識別和保護的,在名牌標識保護方面,應注意采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相關規定予以保護;在商標保護方面,企業可以采用防御性商標注冊、申請取得馳名商標等手段保護企業的注冊商標,還應注意我國商標注冊優先采用的是“申請在先”原則。國內企業還應防止國外企業,先通過并購實現控股中國企業,再冷藏被控股企業的國產名牌等慣用手法的發生。
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名牌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出科技政策、稅收政策、對外貿易政策,為企業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創造好的環境。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打擊侵犯名牌標識、侵犯注冊商標、搶注專利、剽竊核心技術等行為,建立侵犯知識產權舉報制度,及時受理包括損害名牌權益的各種侵權案件,形成一個經常性的名牌保護體系。
四、結束語
名牌戰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市場競爭已不再是單純的商品競爭,名牌戰略已成為市場競爭中的核心戰略。重慶企業應積極實施名牌戰略這項系統工程,爭創出更多的中國名牌、中國世界名牌,讓更多的重慶企業在國內外做強做大。
參考文獻:
[1]佚 名:什么是名牌戰略.中國質量新聞網(www.cqn.com.cn/news),2008~1~28
[2]楊 輝:水產品創名牌勢在必行.河北漁業,2007年02期
[3]皮 華 寧 曉:重慶質監:加速打造“品牌重慶”爭當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重慶記錄網(http://www.cqjilu.com/ShowNews.asp?NewsID=895BigClassID=98),2007年9月7日
[4]蔣維勝:重慶制造——西部之星耀神州.中國質量報,2008年1月17日
[5]力帆集團:力帆集團企業簡介.力帆集團網,(http://www.lifan.com/gb/golifan_jianjie.asp?id=371),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