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飲食消費群體,普遍缺乏科學的營養健康知識及合理的飲食消費觀,廣泛存在著飲食消費行為不合理的現象。大學生的飲食消費行為是一個復雜的活動過程,受到生理、心理、經濟、環境、市場和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關鍵詞] 大學生 飲食消費行為 現狀 影響因素
一、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飲食消費觀念開始由吃飽、吃好向營養、保健、長壽方向發展。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飲食消費群體,他們的飲食消費內容在社會大背景的影響下日益多樣化,他們的飲食消費觀念和飲食消費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今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然而,大學生普遍缺乏科學的營養健康知識及科學合理的飲食消費觀,廣泛存在著飲食消費行為不合理的現象。一方面存在著非理性的飲食消費,表現為無計劃消費、盲目消費、攀比消費、奢侈消費等不良飲食消費行為。另一方面膳食結構也不合理,存在著不吃早餐或早餐營養質量不高,挑食偏食、偏愛零食、偏愛油炸食品、校外就餐、白開水飲用量偏少、蔬菜水果攝入量偏少、一日三餐沒有規律等諸多問題。因此,應在大學生中普及營養學知識,指導其飲食消費,以促進大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飲食消費觀,養成良好的飲食消費行為習慣,確保大學生的平衡膳食,避免由于營養知識缺乏和飲食消費不科學、不合理對人體健康所造成的潛在危害,從而有效地增進大學生的健康水平。
二、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
大學生的飲食消費行為是一個復雜的活動過程,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受到諸多內外因素的影響。由于存在著個人經濟因素、家庭背景、社會關系等多方面的差異性,因此,影響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的因素呈現出多樣性,表現出很大的彈性。無論是飲食消費需要的產生,還是購買動機的激發;無論是食物信息的獲得,還是食物品種的選擇;無論是享用食物,還是評價個人飲食消費行為,都受到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經濟、環境、市場和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對飲食消費行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飲食消費者不同生理階段所產生的生理差異對飲食消費行為的影響。大學階段是從青春期向成年期的過渡階段,人體各組織器官的機能逐漸趨向成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較為復雜,腦力和體力的活動更頻繁。不僅身體發育需要營養,繁重的腦力活動和體力活動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質。飲食消費行為與大學生的生長發育狀況,學習效率的高低,運動能力的大小,生活能力及抗病能力的強弱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心理因素。飲食消費行為是一種主觀色彩很濃厚的行為,不同的人的心理感受能力不同,影響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的心理因素主要是他們的性格、興趣、愛好和能力等。有的性格開朗、活潑、易變,在飲食消費時情緒比較強烈,需要滿足虛榮心,講究就餐的氣氛、環境和服務;有的比較熱情、執著,有明確的購買動機和購買目標,不易改變已形成的飲食消費模式;有的較為多疑和敏感,在飲食消費時往往猶豫不決,常常觀望別人,受別人選擇的影響,經營者主動推薦,效果會更好;有的考慮認真、精挑細選、表現謹慎,在飲食消費上所用的決策時間相對較長,對就餐環境、氛圍及服務的要求相當高。
3.經濟因素。個人收入水平狀況是影響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大學生基本上沒有固定的收入,經濟來源主要是靠家庭供給,消費的承受力也隨著家庭供給的變化而變化。一部分家庭貧困大學生的可支配收入來自學校發的助學金和打工所得。當代大學生的消費除了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費外,還包括手機通信費、購買名牌服飾、化妝品、禮品,出游、聚會等消費。由于受家庭經濟條件的影響,大學生之間的飲食消費水平極不均衡,經濟支付能力的大小影響著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的實現程度。據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個月用于購買正餐和零食的費用平均300~400元,最高600元左右,最低200元左右。與包括生活消費、學習消費、休閑消費、人際交往消費等在內的月消費總額相比較,飲食消費在低消費大學生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幾乎占了一半;而在中高消費大學生中所占的比例較小,大約只占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4.環境因素。大學生生活在群體環境中,其飲食消費的觀念和行為非常容易受到周圍同齡群體的影響。一些興趣、愛好、態度、價值觀、收入水平、社會地位等方面較為接近的人組成的同齡群體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他們交往頻繁,具有較強的內聚力,彼此間有著很大的影響。例如,當他們得知某些同學消費了某些新食品后,自己也就產生了嘗一嘗的想法,或是在他人的勸說下,也隨著進行這方面的飲食消費。作為學校,要創建講營養,重健康的良好氛圍,倡導科學的飲食消費,開展以大學生為中心的互助式教育,突破課堂教育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對改變他們不正確的飲食態度和行為,培養良好的飲食消費習慣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效果遠勝過家長和老師的灌輸,在大學生營養教育中非常具有可行性。
5.市場因素。在市場因素中,食品的價格和質量是影響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學生所掌握的資金有限,因而在飲食消費中首先會考慮食品的價格,而食品質量也是他們不會忽略的一大要素。價廉、物美、營養價值高的食品是大學生的首選。再者,清新、整潔、優雅的就餐環境,溫馨、輕松的就餐氛圍,熱情周到的服務等更能激起大學生進行飲食消費的欲望。飲食經營者只有充分了解大學生的需求層次和需求心理,才可能更加有效地、有針對性地吸引和引導其飲食消費行為。另外,報紙、電視、廣播及互聯網上的商品廣告是吸引大學生進行零食消費的有效途徑,他們成為各種各樣零食的主要消費群體。
6.社會因素。大學生在消費觀念上和消費行為上或多或少地受到自己所生活的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的社會文化和習俗、不同的宗教信仰等都影響著大學生對食物的選擇和購買,使得他們在飲食消費觀念和行為上表現出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