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中東走了一圈,因為油價的上升,中東大部分國家,越來越富有了。比如卡塔爾的多哈,7年前去的時候,雖然也明白這是一個依靠石油的國家,但是只不過因為亞運會,才有了一些建筑群,當時要承擔一個世貿部長級會議,都沒有足夠的酒店,像我們這些記者,只能夠住在亞運村里面,交通更不用提了,根本沒有出租車,要靠大會提供的穿梭巴士,而這些穿梭巴士的司機們,經常連亞運村都找不到。
現在的多哈,高樓林立,原本最豪華的喜來登酒店已經不再風光了,因為旁邊就建立了一座嶄新的四季酒店。城市里面,也不再是當年的一片戈壁沙漠的感覺,樓房接著樓房,樓盤接著樓盤,還有購物中心,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雍容華貴,當地人介紹我們去的那座購物中心,就是把整個威尼斯搬到了購物中心里面。
樓房多了,外國人也多了,除了那些在當地石油公司工作的外國人,還有就是大量的來自外國的勞工、商店的營業員、出租車的司機。說到出租車,清一色的奔馳,價格不菲,但的確是唯一的選擇。
據介紹,卡塔爾的天然氣已經被探明的儲量排全球第三,于是有了浮在石油上的國家的稱號。一想到我們腳下的土地下面,就是越來越昂貴的油氣,越發覺得這個對方很不一般。只是,這個可能未來會成為全球最富有的國家的地方,因為石油而創造的富有,除了讓我們聯想到有錢這樣一個概念,就沒有了其他。同事之間互相詢問,如果給你很多的錢,讓你在這個地方生活,干不干?大家的回答都一樣,如果只是幾年,能夠賺到幾十年的錢,那么倒也無妨,要是長期在這里工作生活,那多謝了,寧愿守在現在的地方,盡管收入不高,但是生活快樂。
相信很多在這里打工的外國人都是這樣想的。這讓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如此富裕、生活的硬件條件不比其他發達國家差的地方,為何不能夠吸引我們這些人呢?其實不單單是卡塔爾這個國家,還有沙特等等其他的中東國家,物質生活并不比其他發達國家要差,除了氣候實在是太炎熱之外,表面上看不出來太大的分別。不過說到天熱,如果把我放在東南亞,反而覺得天氣炎熱不算一個問題,但是在這里,也成為無法忍受的理由之一。
仔細想想,還是因為這里的人文環境。一個國家是否吸引人,軟環境,軟實力非常的重要。在有的中東國家,當地人的打扮已經西化,但是依然讓外人覺得不是那樣的吸引人。我想有兩個原因,過于物質化堆砌出來的城市,缺乏足夠的人文氣息;還有就是雖然城市有歷史,但是卻沒有和經濟水平匹配的效率和觀念,同樣也會讓外人覺得抗拒,因為生活工作時間一長,就會發現,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被認為的瑣碎問題消耗了,實在是不值得。
所以我在想,雖然像阿聯酋的迪拜,它可以有全世界第一個七星級的酒店,可以把全世界的建筑都搬到沙漠上來創造一個人造的奇跡,但是除了顯示自己的富有,讓別人感嘆他們的富有之外,沒有了其他的感嘆。不管是文化,還是價值觀,并沒有因此讓自己成為別人渴望融入的對象。所以,經濟實力只是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國家的一個方面,但一定不是全部。
一個能夠獲得國際地位,能夠發揮國際影響力的國家,除了經濟上富足,來保障國民的生活,來影響世界經濟格局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這個國家到底具有怎樣的文化,經濟發展的水平是否和精神文化的水平相協調。這一點,倒是不能小看現在的日本。我曾經認為,日本的島國心態,讓他們沒有長遠的眼光,因此人們對于日本,除了贊嘆他們的富有、他們的產品之外,就沒有了。但是這些年來,日本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大力推廣包括動漫在內的各種文化形式,在全球變暖問題上也提出了自己減排目標。
現在這個世界,人們決定是否尊重和敬佩一個國家,已經不單單是國民收入、經濟總量,或是軍事力量,而是一個國家的擔當,一個國家的視野和胸懷。
(摘自《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