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以色列第一副總理兼外長列夫尼在執政黨前進黨的黨內選舉中以43.1%的得票率,領先最大的競爭對手、交通部長莫法茲1.1個百分點,當選前進黨新一任黨主席,并將組織新一屆內閣。
9月21日,南非總統姆貝基發表全國電視講話,表示接受執政黨非洲人民大會要求他辭職的決定,宣布辭去總統職務。22日,非洲人民大會提名該黨副主席莫特蘭蒂為總統,直至明年4月舉行總統大選。
9月21日,日本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舉行黨首選舉,現任黨首小澤一郎在沒有其他候選人參選的情況下直接被認定為新一任黨首。這是小澤自2006年4月以來連續第三次當選民主黨黨首,任期將持續到2010年9月。
9月22日,日本自民黨干事長麻生太郎以351票當選新一任自民黨總裁。24日,麻生太郎在臨時國會眾議院全體會議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日本第92任首相,以接替9月初辭職的福田康夫。
9月24日,泰國國王普密蓬批準了以頌猜為總理的新一屆內閣成員名單,頌猜內閣由人民力量黨、泰國黨、為國黨、中庸民主黨、泰人同心國家發展黨和人民黨組成。
9月28日,奧地利舉行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社民黨以微弱優勢戰勝主要競爭對手人民黨,保住議會第一大黨地位。
10月8日,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在執政聯盟國民陣線最高理事會上宣布,將于2009年3月巫統黨代會上卸任巫統主席及政府總理職務,并由巫統現任署理主席、副總理納吉布接任。
10月8日,馬爾代夫舉行總統選舉。代表馬爾代夫人民黨參選的現任總統加堯姆和代表馬爾代夫民主黨的納希德分別以40.63%和25.09%得票率位居前兩位,兩人將參加定于10月29日舉行的第二輪總統選舉。此次選舉是馬爾代夫歷史上首次多黨制總統選舉,
10月9日,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宣布解散議會,并將于12月7日舉行新的大選。這是烏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即將舉行的第三次大選。此前,烏總理季莫申科領導的季莫申科聯盟與反對黨地區黨在議會共同投票,通過一系列法律限制總統的權力,親總統的“我們的烏克蘭一人民自衛”聯盟隨即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引發了此次政治危機。
10月12日,津巴布韋主要反對黨爭取民主變革運動在首都舉行集會,抗議總統穆加貝公布的內閣部長安排。爭取民主變革運動領導人茨萬吉拉伊在集會上稱,如果穆加貝堅持讓他所在的執政黨非洲民族聯盟一愛國陣線執掌政府所有的關鍵部門,他將退出民族團結政府。
10月12日,立陶宛舉行議會選舉。根據初步統計結果,保守黨祖國聯盟一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入黨以19.57%的得票率獲勝,民族復興黨、秩序和正義黨分列二、三位。
10月13日,以色列執政黨前進黨與議會第二大黨工黨就共同組建新一屆政府達成初步協議。根據協議,工黨主席、現任國防部長巴拉克將成為新政府中的“高級副總理”。
10月14日,加拿大舉行議會選舉。根據初步統計結果,總理哈珀領導的保守黨贏得眾議院全部308席中的143席,較上屆眾議院增加了16席,哈珀因此獲得連任。
(供稿:周榮水)
(責任編輯: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