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停減產影響幾何?
《財經網》2008年8月22日
【背景】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執行會長陳劍近日表示,奧運因素促進北京經濟每年增長1個百分點,也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奧運會后的北京經濟不會產生波動。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未來數月的數據可能十分疲弱,但并不反映真正的經濟增長動力。這些數據將夸大中國經濟放緩的程度,沒有反映真實的消費需求和經濟活動的熱度。奧運會可能對中國的生產與消費產生短期影響,但受影響的生產比例較小,銷售數據的短期疲軟也不代表消費需求動能的減弱。因此,長期來看,奧運會影響有限。
受奧運會影響的城市和地區,工業產出占全國總量的8%-10%;受減產或關閉影響的設備占比更小,可能是全國工業生產的1%-2%。7月工業生產增長已經多少體現了上述影響,8月的增長可能因此降低2個到3個百分點。這意味著,8月工業生產同比增幅可能只有13%,而非15%-16%。由于部分措施的有效期要一直持續到9月20日殘奧會結束,因此,工業生產(及發電)的疲弱態勢可能會在8月后延續。
奧運會可能會對銷售和消費產生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人們對此的關注卻少很多。原因可能是,為避開7月底至9月初這段時間,許多大城市的商務會議被延后或取消;北京和其他幾個城市的大型百貨商場不得舉行促銷活動;娛樂場所減少或取消和奧運會無關的活動;消費者可能會將大部分閑暇時間花在觀看奧運會上,而非出門購物和消費;更嚴格的安保和交管措施可能限制了旅游業。
當疲弱的8月(可能9月也如此)消費數據公布時,人們可能會將此誤解為中國經濟大幅放緩及消費者需求動能減弱的新跡象。
但在8月到9月的短暫下滑后,10月的經濟活動將大幅上升。到2008年底,當奧運會所致的月度數據波動基本消散,才可能對經濟增長勢頭有更清楚的了解。
以特赦救經濟是否緣木求魚?
《財經網》2008年8月18日
【背景】韓國政府最近召開內閣會議,總統李明博決定對包括一些政經界人士在內的大約34.2萬名囚犯實行特赦。
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新領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安倍誠指出,在韓國,總統特赦罪犯并不是稀罕事。新總統上任,又適逢紀念解放日活動的情況下,總統會實施特赦。此次解放日特赦,是李明博政權上臺以來實行的第二次特赦,因為紀念韓國建國60周年,特赦規模很大。
將多位企業界大亨作為特赦對象,目的是擴大企業投資,促進經濟復蘇。這些企業界大亨被判處的多是緩刑,很多還在繼續從事經營活動。只是在緩刑期間,罪犯出國的簽證取得和回國手續較為繁瑣,特赦可以讓他們穿梭于世界,開展業務。
韓國作為法治國家,濫用特赦令人心存疑問,特別是韓國司法部門對企業人士犯罪過于寬大。最令人焦慮的是,特赦很容易被通過,企業人士犯罪能夠無罪釋放。如此,遵守法律的精神永遠無法植根于企業。韓國國內對此次特赦也多有批評,此次特赦對身為總統的李明博來說,毫無正面影響。(《財經》記者林靖采寫)
(以上內容詳見《財經網》www.caijing.com.cn“意見領袖”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