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組織形式。本文分析了自貢市富順縣甜橙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認為應采取選擇適宜的組織經營模式、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實施品牌戰略等措施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關鍵詞] 農業產業化經營 甜橙產業 現狀 建議 富順縣
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利于形成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和區域化,對于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促進農民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由于資源稟賦和制度環境各異,各地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主導產品、模式和發展程度不同。本文通過對四川自貢市富順縣的實地調查,分析了甜橙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政策建議,以期為農業和土地等相關管理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一、富順發展甜橙產業的優勢條件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境內地形以淺丘為主,土地肥沃,宜種性強;河網密布,塘庫聯綴,60%以上的農田旱澇保收。該地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和多雨,是柑桔生產的適宜區域。境內公路、鐵路和水路交通運輸便利。富順縣是四川省糧食和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之一,國家級柑桔基地。富順甜橙中的錦橙曾獲國家金獎,多次在農產品博覽會上被評為名優產品。
二、富順縣甜橙產業發展現狀
1.發展現狀
目前,富順甜橙種植面積約為7萬畝,主要分布在富順的互助、富世、獅市、代市和同市等鄉鎮,其中以互助鎮為核心區域。互助鎮位于富順縣城北8公里,自富水泥路穿境而過。全鎮幅員面積42.6平方公里,轄18個村(居)民委員會,190個農業社,總人口3.63萬人,2003年全鎮人均純收入1871元,其中高山村、友愛村和互助村的甜橙種植面積較大。三村位于富順縣北部,毗鄰縣城,村道建設較完善,交通較便利,屬于典型的川南丘陵村莊。2001年~2003年間,互助鎮在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實施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工程,高山、友愛、互助三村憑借適宜的自然條件優勢和便利的交通優勢,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建立了1000畝的甜橙示范基地,現種植總面積達到200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20%左右。
富順因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已被農業部納入中國長江沿岸優質甜橙產業帶進行統一規劃和開發。四川省柑桔百億工程開始啟動,計劃在2007年~2011年期間,在瀘州、自貢、宜賓、廣安四個城市的14個區縣發展優勢甜橙85萬畝。富順縣是規劃發展的重點縣。由國家投資440萬元,占地面積400畝的富順柑桔良種繁育基地已建成投產。該縣正在試驗示范中的國內外柑桔良種達30余個,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無病毒容器苗生產能力,年設計產量達100萬株。這些都為柑桔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存在的問題
(1)種植規模較小。富順縣甜橙種植以農戶家庭種植為主,種植的品種主要是錦橙和塔羅科血橙。種植規模較小,平均每戶種植面積為1.5畝~2畝,單戶最大種植面積大約在8畝左右。種植面積較多的大戶較少,規模生產經營模式沒有形成。這種分散的一家一戶式的單獨生產模式,難以取得規模效益,不利于甜橙產業的發展壯大, 也不利于甜橙產業抵御市場風險。
(2)社會化程度低。社會化的分工協作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經濟產出的重要途徑。如果缺乏分工協作,將會降低特色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不利于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這將極大地阻礙特色農業的效率提高。富順甜橙產業社會化程度較低,主要表現在:廣大農戶還是屬于“單打獨斗”型,還沒有很好的組織在一起;缺乏大的龍頭企業,沒有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示范作用和組織協調作用;農村專業經濟協會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為農戶提供生產經營等服務。
(3)農田水利設施落后。便利的農田水利設施有利于防災抗旱,保證灌溉用水,從而保障農作物穩產、高產。富順縣水利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調查發現,在天干時生活用水有時都很難保證。以高山村為例,全村只有4個水庫,用水季節難以保證用水。甜橙的施肥灌溉期,由于旱情嚴重,灌溉受限,給農民造成了較大的損失。
(4)農戶重視不夠。比較效益高是農用地從種植糧食作物轉向經濟作物的根本原因。在發展甜橙產業之前,農戶主要經濟來源為外出務工收入和生豬、羊等養殖收入,總體收入較穩定,但土地的產出率不高,總收益不高。種植甜橙后,由于甜橙尚未大規模掛果,收益沒有明確的預期,造成相當一部分農戶對發展甜橙種植缺乏信心,持觀望態度,積極性不高,對甜橙管理不夠重視。很多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大多選擇常年在外務工或農忙時從事農業,農閑時外出務工,把農業當作副業看待。據調查,95%的家庭的青壯年勞動力都選擇外出務工,留下老弱病殘及婦女兒童在家從事農業生產??陀^上,由于農民文化素質較低,對種植要領不能完全理解使用,管理水平低下,新技術難以推廣,嚴重影響到收成。青壯年勞動力匱乏,勞動投入不足,技術水平較低,制約了當地甜橙業的發展。
三、推進甜橙產業化經營建議
1.積極發揮地方政府作用
在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政府角色和職能定位及發揮作用程度,直接關系到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程度和速度。富順縣應積極建立和完善適應甜橙產業化經營發展需要的政府調控機制,通過經濟杠桿調節或產業政策引導,積極推動制度創新,為甜橙產業化經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一是抓好主導產業,制定好產業發展的政策。富順縣應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合理規劃布局,培植甜橙產業,支持龍頭企業和專業協會的發展。二是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產業化提供良好的硬環境。三是引導農業科技變革與創新。政府應著重于體系建設、法規執行、信息發布、扶持和規范企業等社會力量從事技術推廣。四是引導和扶助農戶分散農業風險,著力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以合作保險為主的農業保險體系??梢钥紤]采取農民合作經營加層層保險的聯網形式,建立起以合作保險為主的農業保險體系。五是加強對廣大農民進行科技和市場經濟知識的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2.選擇適宜的組織經營模式
農業產業化需要一定的組織形式來維系,并按照相應的制度來運行。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多層次性,以及資源稟賦與市場優勢的差異,決定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形式的多樣化。在這眾多的組織經營模式中,像富順這樣的淺丘陵地區,因其資源、產品優勢不明顯,盲目地建立基地和龍頭企業,市場風險太大,不適宜大規模培植龍頭企業?,F在富順的互助鎮已建立起甜橙協會,在富順縣已建立起國家級的育苗基地,可以采取“專業協會+農戶”組織模式。這樣既能在產業化經營中最大化配置社會組織資源,又能最優化產業化運營機制;既可以加快區域經濟的產業化進程,又可以為提高產量質量和效益、優化產品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證;既有利于甜橙產業先進技術的引進、創新和推廣,又可以有效地解決廣大農戶進入市場的風險問題。面對風險和機遇并存的市場,在專業協會、農戶、政府和科技部門有機結合的基礎上,一方面可以發揮整體優勢,增強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合理地保證和體現產業主體經濟利益。
3.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增強農產品競爭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因此,特色農產品要堅持規?;a經營。但要以規模適度為原則,規模過大或過小將變成規模不經濟,就會導致特色農產品弱化甚至于消失。因此,在堅持農民自愿、有償的前提下,積極引導農民實行農用地使用權流轉,實行土地集中連片經營,推進產業化經營。
4.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
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特色農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它可以減少農民的交易費用,減少交易環節,增加農民收入。新型服務體系包括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儲藏、運輸和銷售等系列化服務。這些服務需要通過社會分工由專業人員提供。當前農民急需發展特色農業的適用技術服務、信息服務和銷售服務,以及風險支持服務。因此,要加快建立服務于特色農業發展的各種中介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各種服務。
5.實施品牌戰略
品牌關系到產品質量、形象和市場。只有創立了品牌,才會有穩定的質量標準,才會有較大的生產、銷售規模和較高的市場占有率。針對富順甜橙產業現狀,在甜橙產業發展策略上,應以優質果品品牌建設為中心,大力推行產業化建設,努力提高甜橙產業的整體素質。一是抓品種,加大甜橙新品種的選育、引進和試驗示范的力度,為甜橙品種改良和結構調整提供種質保證。二是抓品種改良,圍繞提高果實品質,適應未來10年國內外甜橙發展趨勢。繼續抓好柑桔類品種結構調整,加快甜橙品種更新換代。三是抓品牌,無論是甜橙鮮果,還是橙汁等都要實施品牌戰略,提高果實品質和產品知名度,加強宣傳促銷,拓寬市場空間。
參考文獻:
[1]張慶楊蓓:黑龍江特色農業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鄉鎮經濟,2006(9):5-7
[2]劉春香: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業研究,2006(10):193-195